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根据2002年至2005年共4年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的专项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及种植密度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水平衡要素及水分生产率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水稻强化栽培制度在本地适用的栽培模式及灌溉技术和方法,并在灌区内开展推广应用,为灌区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发展探索一条有益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暗管排水对黄豆干物质、氮磷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机理,2020年在湖北省漳河灌区开展了自由排水(FD,埋深1.2 m)、定水位控制排水(FL,埋深0.6 m)、变水位控制排水(CL,埋深0.4~0.8 m)3种处理黄豆种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FL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比FD和CL处理分别高6.81%和4.07%,其果的干物质积累百分比分别比FD和CL处理高4.05和5.40百分点。FL处理的黄豆产量最高,达2 353.6 kg/hm2,比FD和CL处理分别高19.4%和21.2%。控制排水条件会促进黄豆茎、梢以及果的干物质积累,尤其是暗管定水位控制排水处理对果实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明显。FL处理植株总吸氮量比FD和CL处理分别高17.5%和11.3%,FL处理的总吸磷量分别比FD和CL处理高22.02%和32.34%。暗管定水位控制排水处理能提高植株的氮、磷肥吸收利用效率,从而提高黄豆产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漳河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经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自1995年6月16日,漳河灌区第一个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诞生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全灌区已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60多个。根据规划,“十五”期间,全灌区80%以上的农民都将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实践证明,灌区内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农民用水者协会,鼓励并动员起广大农民直接参与灌溉管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长宽比、水深和水力负荷对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力性能和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定量关系,采用EFDC (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型建立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基于构建的模型设置3因素6水平的全因子模拟试验,通过分析216组试验结果研究湿地长宽比、水深和水力负荷及其交互作用对湿地水力性能和净化效果的影响,进而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将多因子影响与7个评价指标之间建立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长宽比、水深和水力负荷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水力性能和净化效果均有显著影响。构建的参数与评价指标的回归模型说明水力效率、有效容积率和莫里尔离散指数与长宽比呈指数相关,总氮浓度去除率与水深呈指数相关,回归方程的建模决定系数均大于0.9,经试验数据验证的相对误差在20%以下,说明模型是可靠的。研究为表面流人工湿地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