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集成的作物精准施肥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物最优施肥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产量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更加准确地模拟这种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的的BP神经网络集成方法。该方法采用K-均值聚类优选神经网络个体,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方法计算待集成的神经网络个体的权值。然后,基于农田肥料效应试验数据,以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产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建立了作物精准施肥模型。该模型通过求解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能同时获得最大产量和最优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模型的拟合精度方面,改进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其均方根误差为64.54)明显优于单个神经网络方法(其均方根误差为169.74)。而且,作为一种定量模型,基于改进的神经网络集成的施肥模型优于传统施肥模型,能有效地指导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研究成果为依据,对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3年来推广应用该成果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白色污染、滴灌带使用、播种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深松铲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重要技术之一,深松铲技术标志着深松技术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深松技术的研究及深松铲的研制已经受到科研领域的重视,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有深松铲的类型、特点、松土原理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国内外深松铲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分析了新型弧状深松铲深松机的理论及优化,提出了有关国内深松机发展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物最优施肥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产量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更加准确地模拟这种关系,提出一种改进的的BP神经网络集成方法。该方法采用K-均值聚类优选神经网络个体,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方法计算待集成的神经网络个体的权值。然后,基于农田肥料效应试验数据,以土壤养分含量和施肥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产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建立了作物精准施肥模型。该模型通过求解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能同时获得最大产量和最优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模型的拟合精度方面,改进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其均方根误差为64.54)明显优于单个神经网络方法(其均方根误差为169.74)。而且,作为一种定量模型,基于改进的神经网络集成的施肥模型优于传统施肥模型,能有效地指导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总结出农机合作社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我省农机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农机合作社未来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半干旱区玉米种植中积极推广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能够达到节水、高产、高效的目的.就播种环节而言,膜下播种要3次机械作业和2次人工作业.使用膜下滴灌多功能玉米精量播种机,可将膜下播种的3次机械作业变为膜上播种的1次机械作业完成,同时省去2次人工作业.膜上播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膜下滴灌多功能玉米精量播种机的成功研制,为今后半干旱区玉米种植时采用膜上播种提供了更先进的农机具.  相似文献   
8.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的各因素进行动态灰色关联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在对其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动态地反映了吉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趋势,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玉米种子活力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图像处理硬件系统、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图像预处理和图像分析等)对2000-2002年收获的玉米杂交种“吉单180”、自交系“莫17”和“四4112”分别进行了种子活力检测。结果表明:计算机检测结果对四唑染色法人工测定结果平均准确度达93.7%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子纯度的计算机图像识别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以“吉单180”和“四单19”2个品种为试材,对通过蛋白质凝胶电泳获取的谱带进行计算机图像识别与处理,并将玉米种子纯度计算机图像识别结果与人工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图像识别与处理系统对玉米种子纯度鉴定最低准确度为90%,平均准确度达99.5%。利用计算机进行玉米种子纯度的检测在理论和方法上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