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番茄晚疫病是番茄生产中的最致命性病害之一,直接关乎番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番茄晚疫病呈加重态势发生,再逢7-9月份多阴雨、少日照,病株率高达40%-60%,严重达90%以上,甚至绝收。笔者关注平顺县当地条件与番茄晚疫病发生的因果关系,调整和运用多种防治措施综合发力,取得了理想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防治是病虫害治理的三大要素。就基层植保工作而言,强调"测—报—防"一体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有害生物的精确监测,是实现准确预报和综合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监测数据"差之毫厘",就势必会导致预报价值的大打折扣,综合防治效果更会"谬以千里"。同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番茄筋腐病在平顺县的发生呈逐年加重态势。特别是在旱地番茄种植中,该病的发生与防治成了困惑菜农的一个“老大难”。  相似文献   
4.
平顺县是山西省最大的优质花椒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花椒芽菜生产基地,更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近年来,当地政府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对花椒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持续的开发。尤其是在花椒产品深加工业界的龙头老大--“平顺县大红袍开发有限公司”带动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花椒种植基地迅速发展到如今的0.92万hm2,花椒树达到720.6万株,花椒总产量达175.5万kg。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花椒芽菜绿色集约化生产技术”强有力的支撑下,花椒芽菜生产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实现了由过去单纯的山坡、地边的单株种植,发展到单株种植和大田集约化的囤植同时并举;二是由过去单纯的露地春季季节性栽培、采摘,发展到大田日光大棚栽培,进而改进为移动塑料大棚栽培、尼龙网棚栽培,逐步实现了花椒芽菜的高产高效生产;三是配以喷灌技术、黄板诱杀技术、防虫网技术、遮阳网技术、增施有机肥和多元微肥技术、温度与湿度协调调节技术,实现了花椒芽生产的有害生物防控的无公害化和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对花椒芽菜的开发利用,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了迅猛发展:由过去单纯的采摘果实扩大到花椒果实、嫩芽(梢)同时并进式的系列化、深度开发利用,陆续开发出了绿色食品系列、绿色调味系列、辣酱系列、调味汁系列、火锅料系列、芽菜系列等六大系列50余种产品,产品销售覆盖全国17个省、80多个大中城市的1500余个网点。到2012年底,凭借花椒芽菜辣酱独特风味,商品量达175万kg,商品率达99.7%,单品销售额达1700万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食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迅速成为人们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植保工作要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突出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安全的主题,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控队伍和  相似文献   
6.
平顺县北社乡晚秋农田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11月中旬,以铗捕和笼捕捕获实物标本为依据,在长治市潞城、壶关、平顺3县交界的平顺县北社乡,对坡地和沟川地2种不同类型农田的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进行了调查。调查共捕获5种鼠类,隶属3科4属,其中,古北界的种类4种,占80%;东洋界的种类1种,占20%。松鼠科的岩松鼠和鼠科的大林姬鼠只分布于坡地类型区,且数量较少,只占总数的6.72%和10.28%;数量最多的鼠类是鼠科的社鼠,占总数的40.71%,多在坡地活动;仓鼠科的大仓鼠和鼠科的黑线姬鼠则多在沟川地活动,在坡地分布较少,这2种鼠分别占捕获鼠总数的23.72%和18.58%。坡地类型区鼠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沟川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