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深入分析了运用spring框架的系统体系架构,介绍了结合内蒙古乳业现状而开发的信息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描述.疾病预警系统的信息接收确认及遗漏自动补发机制,可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另外,详细介绍了基于专家系统原理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实现方法.整个系统运用spring框架代替struts,使扩展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植3 a林木的被害率和被害存活率指标,将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分为高抗、中抗、低抗和易害树种.油松、侧柏、山杏、刺槐和沙棘个体死亡时根系的被害程度依次为13.58%、19.81%、33.50%、39.62%、42.16%,被害林木死亡率为100%时的根系被害程度依次为72.52%、78.03%、81.25%、89.12%、90.14%.林木抗鼠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林木的生长特性和鼢鼠对其喜食的程度与取食量.林木根系生长愈快、萌生能力愈强,被害程度愈低,耐鼠性愈强.  相似文献   
3.
对黄土高原次改林地鼢鼠种群结构动态和林下植被演变的11 a资料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次改初期,鼢鼠喜食的林下阳性植物在林内呈块状分布,鼢鼠密度较低,年龄结构呈菱形,成亚比较大,是典型的稳定型种群.随着林龄的增大,鼢鼠喜食的植物逐渐扩散,覆盖度和组成比显著增加,鼢鼠密度逐渐上升,亚成体组成比逐渐增大,成亚比下降,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是典型的增长型种群.后期,随着林下鼢鼠喜食植物的覆盖度和组成比逐渐降低,鼢鼠亚成体组成比逐渐降低,成亚比上升,种群出现衰退的迹象.林下草本植物主要通过影响亚成年组数量而导致鼢鼠种群结构的变化.二裂委陵菜和委陵菜是影响亚成体组的关键因子,苦荬菜、糙隐子草和白羊革是次要因子.影响成亚比的关键因素是二裂委陵菜、委陵菜和苦荬菜,次要因子是白羊草和糙隐子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