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针对当前胶工流失严重、割胶作业难以实现机械化等问题,设计一种电驱动偏摆式割胶装置。以理论分析结合数学建模为基础进行,通过Adams与ANSYS建立传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阐述运动特征规律,来验证模型的构建准确性,分析传动部件在运动情况过程下的应力分布、动态特性及振动机理,为便携式割胶装置的设计以及后期改进提供参照途径。通过运动学分析,刀片摆幅、传动结构受力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分别为4%和3%;在数值模拟中传动结构的最大应力出现在Y型驱动叉与刀座的连接处,XYZ三个方向面的等效应力均小于材料屈服极限,故不会发生失效与出现共振;通过试验分析,偏摆式割胶装置样机相较于传统人工割胶刀,在割胶速度、耗皮厚度以及割胶深度上的平均值相差分别为42.3%、4.3%、0.6%,其中割胶速度差异较为显著。割胶装置的理论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样机加工制造的试验情况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天然橡胶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随着近年来的胶价低迷,造成大量的胶工流失,大片胶园出现弃割弃管的情况。为解决上述出现的情况,基于PLC的控制方式,研发一款能够通过架设在树上软轨移动的全自动针刺采胶装备,对采胶机主要各运动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并搭建自动采胶的控制平台,包括PLC的编程、人机界面的设计等,分析行走装置的钢丝软轨绷紧原理与刺针的刺入原理,为采胶机的运动与作业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通过对传统的割胶方式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胶机作业每针刺的耗时相对传统割胶刀较快,约为10 s/株,后期可以配合乙烯利的刺激与适当扩充采胶的针孔数,来提高出胶量。在作业模式上,该采胶装备的研发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也为全自动采胶作业的实现提供可能性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电动割胶刀在胶园作业的信息化管理,本研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于4GXJ-2型电动割胶刀上进行割胶作业的信息监测,将采集胶工在胶园作业时的经纬度位置数据,绘制成相应的移动轨迹.该技术体系由作业信息采集节点、服务器程序与用户界面组成.作业信息采集节点由4GXJ-2型电动割胶刀、STM32单片机、GPS模块以及相...  相似文献   
4.
以4GXJ-2型电动割胶刀与胶工肢体接触的2种割胶模式产生的振动作为研究对象,参照ISO 5349:2001与GB/T 14790.1-2009标准,对电动割胶刀的手传振动进行测量、分析与评估,并通过数值模拟对传动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动割胶刀的日振动暴露量A(8)处于我国标准范围(≤3.5 m/s~2),推刀和拉刀2种割胶方式须分别经过5.4~6.1 y、9.3~10.9 y后,10%以上的人群才有可能出现振动性白指,因此建议使用以拉刀模式为主的割胶作业。基于有限元法获取割胶刀壳体模态特性情况,验证了设计合理性。分析与试验的结果可为往复式电动割胶刀的结构件优化设计、振动抑制及安全生产评价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机械的使用有利于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农业生产上也逐渐开始大量运用现代机械化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四川农机装备发展现状,结合四川农业本身的发展特点和相应发展需求,为四川农机装备的发展提出发展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称为粮食的"粮食"。目前化肥的使用存在着过量、盲目等问题,并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优化施肥工艺,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对施肥量进行精准控制,依照传统的施肥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集成一体,应用在施肥作业上。精准施肥技术的推广,迎合国家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是精准农业的核心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机械釆胶技术研发难度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热带丘陵山区胶园现有收获机械较少,尤其是全自动采收机械发展较为缓慢,现有的胶园收获机械主要以试验样机为主,样机成本高、适用性差,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介绍了我国热带丘陵山区胶园采收机械技术研究现状,按照操作方式主要分为便携式、固定式、移动式3种。分析了胶园采收机械在研发创新与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装备研发与应用仍是今后发展趋势。建议加强胶园机械装备技术的创新研发,提升胶园生产管理智能化和精准化,助力产业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