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型机械液压调速器的改造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回顾了中小型机械液压调速器的发展及存在问题,介绍了YT系列中小型调速器(含CT-40型)用于反击式机组及冲击式机组的两种技术改造方案。该方案以较少的费用、较短的工期,将机调改造成先进而可靠的可编程电调(即微机调)。并推荐用GKT及CKT系列高油压调速器作为现有机调的更新换代产品。  相似文献   
2.
郭建业 《农业工程》2018,8(6):109-114
由于设施蔬菜移栽机选型因素较多,仅通过性能指标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为此,基于试验数据分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德尔菲法,以移栽机的性能、经济适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对3种预选机型进行了二级评判和选型排序。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可将移栽机的技术、经济、使用条件等要求有机结合,对农民科学合理地购买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建立了移栽机选型系统,为农业机械的定量化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移栽是蔬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京郊蔬菜生产移栽环节基本采用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与蔬菜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种植不相称,严重制约了京郊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此问题,开展小型蔬菜移栽机选型研究。选用近几年试验示范比较成功的3种小型蔬菜移栽机:现代农装牵引式2ZB-2型吊杯式移栽机、宝鸡鼎铎电动自走式2ZB-2型移植机和东风井关2ZY-2A(PVHR2-E18)型蔬菜移植机,通过田间试验与使用情况调研相结合,分析3种参试机具作业质量、作业效果、作业效率和作业成本等技术指标,筛选适合京郊蔬菜移栽的移栽机械。结果表明,3种移栽机移栽效果均达到了移栽的农艺要求。在面积较大园区规模化移栽时,采用牵引式移栽机效率最高,收益最好;在比较低矮的钢架大棚中移栽,电动自走式移栽机效果最好,且该移栽机1个人就能操作,在规模较小的园区十分适用;东风井关移栽机移栽效果最好,同时能很好地完成生菜等192穴小苗的移栽,适用于需要移栽小苗,或对移栽效果要求较高的园区。研究结果可为菜农选择蔬菜种植移栽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腹泻在祖国医学里叫“泻泄”、“下利”。耕牛腹泻,四季可见,但尤以春季为多。此时,正值耕牛春乏,体质衰弱,脾胃运化失职,究其原因,多为饮水不洁,外感伤湿,夜露受凉,饲喂不节等而致脾胃升清降浊运化失调引起。其特点是粪便泻下暴注,稀薄如水,日泻数次或数十次。由于脱水,病情转变迅速,日趋恶化,若迁延日久,则液竭气脱而死亡。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表现,对耕牛腹泻归纳为湿热泻、虚寒泻、虫泻三类,在此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5.
针对2ZB-2型吊杯式移栽机开展了田间试验,对栽植质量、栽植生产率和使用可靠性等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虽然可同时实现覆膜、铺管、栽苗、覆土及注水作业,但秧苗栽植合格率只有84.85%,班次作业生产效率为0.049 hm2/h,作业可靠性为66%。改进建议:由牵引式改为自走式可减小设备体积,提高整机作业效率;将栽植机构改为摆臂式结构可提高投苗的准确性;采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制作喂苗机构,可避免生锈挂苗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棚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大棚结构改造、机械旋耕、起垄、铺膜、移栽、浇水等作业技术。当前,大多数塑料大棚两端结构均为固定结构,仅有供菜农出入的小门,大型农机具难以进入。为解决这个问题,可将大棚两端固定结构改装成中间两扇推拉门和两侧可拆卸活动门。推拉门便于工作人员进出作业,两侧可拆卸活动门便于机械进出。改造后可使较大马力拖拉机进出自如,实现土壤深旋、起垄、铺膜、秧苗移栽关键环节全过程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水循环增温蓄热系统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温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减少温室加温能耗,设计了一种水循环增温蓄热系统。该系统以日光温室墙体结构为依托,以水为介质进行热量的蓄积与释放,利用冬季晴天时北墙部位的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并把水储存在蓄热水箱内;夜间温室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所贮蓄的热量给温室加温。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可使温室每天平均气温提高3.65℃以上,地温提高2.00℃左右;夜间气温至少提高3.00℃,地温提高1.00℃以上;既能有效地提高温室温度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还能替代化石燃料的使用而减少CO、CO2、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冬季3个月产生环境效益2.8万元。  相似文献   
8.
农机作业3D平台适用于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生产作业。该平台以电源为动力,可将设施蔬菜生产中各环节所需的农机具集合安装在平台上,实现一机多用;并采用程序化设计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功能。工作时,主机平台配套农机具后可实现纵向行走、横向行走和上下升降三维化运动,大幅度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和作业质量。在同一园区,可实现主机平台在温室间转移作业,提高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设施温室因空间限制导致农机设备进门难、掉头难的问题,提高耕整地、田间管理与收获环节的作业效率,实现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业的智能操作,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研发了设施温室智能化平台。平台以电源为动力,可将设施蔬菜生产中各环节所需的农机具集合安装在该平台上,实现一机多用;并采用程序化设计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功能。工作时,主机平台配套农机具后可实现纵向行走、横向行走和上下升降三维化运动,作业高效无死角,大幅度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和作业质量。在同一园区,可实现主机平台在设施温室间转移作业,充分发挥主机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郊区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机械化技术。土壤耕整地、起垄、铺膜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主要靠手工操作,劳动力投入数量多、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大棚蔬菜种植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试验示范设施深耕技术、起垄技术和铺膜移栽技术,可达到减少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成本和实现机械化的目的。在北京市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及延庆县设施标准园中,建立多个大棚蔬菜生产栽植机械化作业示范园区,完成200栋大棚两段改造,机械化示范作业33.33 hm2(500亩)。技术培训5次,培训农民500人次。综合应用上述技术,直接成本可降低7 733.13元/hm2,年累计节支26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