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设6个密度水平研究密度对苏玉糯11鲜穗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主要影响有效穗和单穗鲜重,进而影响鲜穗产量。当密度4 500株/亩时,群体有效穗数较多,鲜穗秃尖较短,鲜穗产量高,商品性较好。因此,种植苏玉糯11的最佳经济密度为纯作4 500株/亩。  相似文献   
2.
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了2007~2008年江苏省10个大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进行了有关参数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SC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14又名(4A、A6),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国内外优良自交系,采用独创的“分离小群体选系”方法育成的早熟紧凑型玉米自交系[1]。以其作亲本,先后育成苏玉8号、苏玉9号、苏玉10号、苏玉13号和苏玉14号5个玉米新品种,占江苏自育饲用玉米品种数的1/4左右。其中苏玉9号(414×812)“九五”期间在生产上累计种植2×106hm2,获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苏玉10号(414×75)先后通过国家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江苏省及中国东南玉米种植区大面积应用。414已成为江苏玉米育种与生产上最重要的自交系之一。为此,有必要探…  相似文献   
4.
苏玉19(原代号J414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选系T458作母本,自选系T87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区域试验,由于2001年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2002年提前进人生产试验,200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5.
苏玉19优质高产关键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玉19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T458作母本,自选系T87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饲用玉米新品种.为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种子质量,通过观察亲本自交系特征特性,分析各种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单项因素,结合制种实践,进行组装配套,形成苏玉19优质高产制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较耐盐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叶面喷施Ca(NO3)2对盐胁迫(65 mmol/L NaCl)下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NO3)2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干鲜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Ca(NO3)2也提高了盐胁迫下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条件下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而对胞间CO2浓度(Ci)、暗条件下最大化学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外源Ca(NO3)2可能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和调节气孔限制,以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化学效率的抑制,进而提高植株耐盐胁迫能力,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7.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综述了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症状、分级标准、致病菌、致病机理、抗性遗传规律、抗性基因定位和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抵御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主要农艺性状、抗病鉴定结果、品质性状方面介绍‘苏玉糯901’品种的特征特性,并从精细整地、隔离种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苏玉9号高产吸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对不同密度和施氮处理研究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单产在6489.75~10230.3 kg/hm2范围内, 吸N量117.9~192.45 kg/hm2、吸P2O5量58.35~88.35 kg/hm2、吸K2O量119. 85~180.15 kg/hm2, N、P2O5和K2O吸收量与产量成正相关.增加群体吸氮量, 重点应增加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增加群体吸磷素量,重点要增加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其次是增加出苗拔节的积累量; 增加吸钾量,首先要增加出苗拔节的积累量, 重点是增加拔节吐丝的积累量, 并提高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适宜密度基础上增施氮可提高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鲜食甜糯玉米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甜糯玉米品种选育所采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总结了我国甜糯玉米育种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针对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甜糯玉米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