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以开展农田作业、农副产品加工、农用物资运输、机具的维护保养等方式,活跃在农村,服务于千家万户。巴中市南江县现有农机大户3150户,机具15850台套,资产总值6340万元,年总收入1425万元,主要从事农田作业、农产品加工、运输、农机具维修等服务。他们是农机新机具使用的实践者,是农机经营的领头雁,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推动农机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出现为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就发展农机化促进土地撂荒问题的解决这个课题,南江县农机局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该县关路乡柏垭村、天池乡白鹤村、东榆镇土寨村进行了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加速农机化进程,以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近日,南江县农机局按照巴中市农机局和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深入乡村调研,因地制宜规划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在规划中,坚持选址要有代表性,农民要有积极性,建设内容要注重适应性,示范效果要有带动性的原则,拟在长赤镇龙池村、乐台村和赶场镇梁坪村、中江村等地实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农机生产经营安全高效,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南江县成立了各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分站.  相似文献   
5.
农机专业大户具有经济实力强、专业技术精、经营头脑灵、使用经验丰富等特点,在农机事业的发展上作用突出,贡献巨大,尤其是在农机推广方面作用更为明显。近年来,南江县广泛推广应用农机新机具和新技术,已推广 20多万台套,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农机专业大户推广的占 80%以上。第一,农机专业大户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是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前提。农机专业大户之所以能够从普通农户发展到农机使用者,再发展到拥有相当数量的农机专业大户,是与其对农业机械的浓厚兴趣和较为全面的认识分不开的。南江县关坝乡农机大户柳秀忠,凭着对新…  相似文献   
6.
中共南江县委书记何长洋同志,高度重视农机工作,被市、县农机部门亲切地称为“农机书记”。新春伊始,何书记就与市、县农机局局长共商农机发展大计。何书记指出:农机工作要围绕县委、县府工作总体目标,明晰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面提升农机为农服务的质量。在全县绿色经济生态长廊建设线中,农机部门要把农村道路、机电提灌、农机推广、农机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农机综合试点示范乡(镇),用半年的时间,定点论证、规划设计、投入建设、试验示范、形成规模、初见成效。拟于2003年下半年召开农机专项现场会,总结经验,以…  相似文献   
7.
<正> 1983年我们在长丰县稻麦良种场和朱集乡朱集村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联产技术承包,共连片制种汕优6号293亩,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朱集村两片102.1亩,平均亩产185斤;稻麦原种场一片191亩,平均亩产208斤,其中高产田20亩,亩产达300斤.这两地制种的平均单产,超过同地1982年制种亩产十几斤的十几倍,也超过长丰县近几年的制种产量水平,高产田块接近或达到制种产量的先进水平.为了总结杂交制种的经验,不断提高制种产量水平,我们在制种过程中,采用了较为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并对父母本的生育特性进行了认真系统的观察记载.同时对当前持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在部分田块进行了初步探讨性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出现为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就发展农机化促进土地撂荒问题的解决这个课题,南江县农机局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该县关路乡柏垭村、天池乡白鹤村、东榆镇土寨村进行了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加速农机化进程,以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南江县发改委以南发改[2008]号文件,下达机耕道灾后修复项目资金80万元,修复红光乡青山村和赶场镇西坝村4.5公里机耕道。为了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机耕道灾后修复建设,南江县农机局高度,迅速启动项目建设,于2008年12月30-31日组织专业人员,分赴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要求,旺苍县农业局组织60名农技指导员给800户科技示范户发放了物化补贴。极大地调动了科技示范户积极性,使示范户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从而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