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市动物园有2只梅花鹿及1只毛冠鹿突然相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微生物学鉴定,确诊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死。  相似文献   
2.
平贝母为密集型种植模式,目前只能人工播种。为解决平贝母机械化播种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气吸式平贝母播种机。阐述该机的结构型式、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参数设计,通过性能试验证明该机可以满足平贝母播种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吸入麻醉是通过呼吸系统吸收将麻醉剂转运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给药方法,麻醉剂在肺泡被吸收进入到血液,再由血液转运到中枢神经系统.吸入麻醉能较好地通过控制麻醉剂量来控制麻醉深度,大多数吸入麻醉剂都可被迅速的吸收和消除,这是其他麻醉剂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4.
WY-60挖掘机后桥的星行齿轮轴,由于工作时频繁的转向,轴端受轴向拉力和轴向冲击载荷的作用,常在 A-A 处断裂(见图1)。为了解决用户的急需,我厂对轴的工艺和结构进行了改进,并生产了一批轴,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证明,效果良好,没有发生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寄生于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棕熊东北亚种、棕熊西藏亚种、黑熊四川亚种、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蛔虫的分类地位,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这些野生动物体内寄生蛔虫的线粒体COXⅠ、COXⅡ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注册的同源性序列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8种野生哺乳动物蛔虫的COXⅠ、COXⅡ基因长度均分别为393和582bp,其中大熊猫与小熊猫及4种熊科动物蛔虫COXⅠ和COX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4.8%~95.0%和94.9%~95.5%;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蛔虫的COXⅠ、COX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99.8%和99.5%。分子系统树(NJ/MP/ML)表明,寄生在大熊猫、小熊猫和4种熊科动物体内的蛔虫均为贝蛔属(Baylisascaris)蛔虫;而黑猩猩和白眉长臂猿体内寄生的蛔虫应为蛔属(Ascaris)蛔虫。同时,分析结果也揭示了蛔虫与宿主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挖掘放铺后的马铃薯虽然大部分裸露在田间地表,但依然存在与土块、薯秧等不分层次的混杂现象,在土壤黏重地区甚至会有一半又重埋进土壤里,即使人工捡拾往往也要动用耙类工具辅助分离,如果操作不当又会伤薯,费工费力。因此,急需一款马铃薯捡拾机代替人工完成捡拾、分离和装袋(装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动力。4UJ-1400马铃薯拣拾机是在马铃薯挖掘机将马铃薯挖掘条铺后,进行集中捡拾、除杂、装袋作业。具有捡拾率高、作业速度快、结构紧凑、重量轻、动力消耗小、不伤薯等特点。该机带有强制推送装置,能将马铃薯进行大角度提升,除土效果好,还带有除杂草功能。机具两侧带有踏板,便于人工分拣、除杂操作。  相似文献   
7.
双腔双盘双种带气吸式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金钱豹猫瘟热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钱豹经2种猫瘟热灭活疫苗和1种弱毒疫苗免疫接种后,间隔不同的时间采血分离血清,用SPA-ELISA和HI两种方法测定猫瘟热血清抗体效价。结果猫瘟热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均能有效诱导金钱豹产生较高效价的抗体,抗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3种疫苗免疫效果比较显示,美国Fort Dodge猫三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最好。在猫瘟热血清抗体检测中,SPA-ELISA和HI的吻合率达到93%以上。  相似文献   
9.
联合整地机是针对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自然情况而研制的轻型整地机械。介绍该机的整体结构设计,阐述机具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方法,为该机具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豚鹿是十分濒危的动物,在中国野外已宣布绝迹。为了弄清圈养豚鹿繁殖成活率低的原因,分别对成都动物园近年来圈养豚鹿的繁殖情况及死亡规律,豚鹿血清中的部分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以及豚鹿死亡个体的器官组织进行了切片分析。结果发现天气寒冷及母体的弃子行为是引起幼子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肺炎是导致豚鹿幼体死亡的直接原因,矿物质元素铜(Cu)、硒(Se)及维生素E测定值偏低与豚鹿繁殖成活率也有一定的关系。为切实提高豚鹿繁殖成活率应适当改善现有的环境条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加强对豚鹿产子期间的观察,及时发现弃子幼体施行人工辅助育幼;加强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营养研究,适当调整饲料矿物质及维生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