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果梅果实有机酸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果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果实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确定其有机酸的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频率为自变量,有机酸提取量为响应值,使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梅果实有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36℃、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19(m L/g)、超声功率59 k Hz、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有机酸提取量的预测值为6.40%,实测值为6.24%,两者较接近。表明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可以优化果梅果实有机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
3.
瓮安县从2011年起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施产业化扶贫核桃种植4466.67hm2,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也存在群众发展意识不强、技术指导力量薄弱、管理制度缺失、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和技术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特色产业生产机械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促进贵州省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课题组首先调研了猕猴桃种植散户、合作社和企业等猕猴桃种植大户,并与农业机械化业务主管部门座谈,研究了贵州省猕猴桃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其次,对贵州省猕猴桃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猕猴桃果园基地有待改造、猕猴桃果农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猕猴桃标准化种植有待提升等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宜机化改造、推动标准化种植、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等猕猴桃生产机械化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太子参冬芽茎尖为外植体,采用茎尖脱毒的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组织培养筛选出了适宜太子参芽增殖诱导、丛生芽的快速繁殖、生根壮苗,炼苗移栽的最适条件,为太子参规模化育苗生产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太子参茎尖脱毒后,其最适芽诱导培养基为:MS+2.5mg/L 6-BA+0.2mg/L IAA;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2mg/L KT+0.4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2mg·L-1KT+0.5mg·L-1d A-6。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以贵州省农机服务组织基本发展情况为依托,通过对农机服务组织中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服务企业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及资产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分享了当前贵州省农机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进行服务领域扩宽、农机力量统筹、产业链条延伸的经验。虽然目前贵州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较快,但依旧面临发展数量多而质量不高、服务保障不到位及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在后续工作中,要加大扶持力度和培训力度,破解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瓶颈和人才匮乏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农机协会、农机云作用,加强组织个体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典型带动,推动贵州农机服务组织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