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保护性耕作是目前解决秸秆堆积污染、焚烧等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免耕播种机具大多存在作业能耗较大的问题,限制免耕播种机的进一步推广。对现有免耕播种机具粉碎输送部件进行机理分析,对不同的部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免耕播种机秸秆粉碎输送部件的降耗工作理论进展、机构的改进、参数的优化,分别进行分析与探究;对免耕播种机粉碎输送部件降耗技术的前景进行总结与展望,为现阶段免耕播种机降耗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残膜回收是现阶段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的主要方法。在当前已存在的残膜回收机中,残膜回带影响了机具的工作效率,膜回带逐渐成为残膜回收工作的技术难题。为此,总结了防膜回带机构种类及机理特点,对其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按当前膜回带形式分类并提出发展思路,旨在为残膜回收机防膜回带机构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膜土输送与分离是网链式残膜回收机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残膜回带率、膜土比为试验指标,根据对膜土输送与分离产生影响的条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法对网链式残膜回收机膜土输分机构关键参数进行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网链线速度、拐点夹角、网孔单元格面积对残膜回收有较大影响,各因素对回带率影响显著顺序为网链拐点夹角>网孔单元格面积>网链线速度;对膜土比影响显著顺序为网链线速度>网孔单元格面积>网链拐点夹角。田间试验采用优化结果参数取网链线速度2.2 m/s、拐点夹角113°、网孔单元格面积31 cm~2,此时回带率为1.85%,膜土比为5.49,与理论优化值对比误差小于5%。研究结果为铲链式挖掘收获机及网链式残膜回收机的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铁站多功能候车座椅有火灾荷载大、火灾危险性大等特点,使得高铁站内存在极大的火灾隐患。以某高铁站多功能候车座椅为例,通过火灾模拟软件FDS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整组多功能候车座椅火灾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座椅热释放速率、温度、热辐射强度的分析,总结出整组多功能候车座椅均处于充分燃烧阶段时的临界引燃距离D*约为0.65 m。通过点源辐射原理对整组座多功能候车座椅进行假设,考虑座椅背面热辐射遮挡及座椅背面热辐射不遮挡两种情况,根据得出两种情况的临界引燃距离D*分别为0.6 m和0.7 m,为高铁站内候车座椅的布置间距及消防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顾满 《技术与市场》2022,(1):43-44,47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空间建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高铁站作为人员密集的大空间场所,由于其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的复杂性,对消防灭火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防水炮因其流量大、射程远等优点,成为传统喷淋系统无法满足的大空间建筑中的主要应用设备.以某高铁站候车厅为背景,采用FDS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消防水炮对高铁站候车厅火灾...  相似文献   
6.
1MSWL-165型网链式残膜回收机具有作业幅宽大、效率高等特点,在垄作沙土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膜土输送与分离是网链式残膜回收机的关键环节,笔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优化网链结构为三拐点式二级网链结构。对残膜回带机理分析可知,三拐点式二级网链结构可有效减少残膜回带。对土块沿第一级网链抛出后减速距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较直线型二级网链结构,减速距离降低226mm。对抖土辊抖土频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为9.55Hz。对1MSWL-165型网链式残膜回收机及其改进型进行田间试验,以拾膜率、回带率、膜土比为作业指标,结果表明:改进型残膜回收机残膜回带降低,拾膜率、膜土比有效增加。通过两种机型对比试验分析,可为网链式残膜回收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甘薯收获主要步骤为去蔓、挖掘、分离土薯和薯秧、集薯装袋,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将甘薯从茎秆上摘下,使得薯秧分离。本文介绍薯秧分离机构的三维建模以及它的分离原理,并通过试验测得甘薯与其茎秆在新鲜工况下,将甘薯从茎秆上拉下的力平均为18.37 N,在不同含水率工况下其平均分离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稳定,最大分离力为22.95 N。并以此为基础对薯秧分离机构的摘薯去茎部件摘辊进行模态分析和静力分析,得出引起摘辊共振的最小外界激励频率为334.63 Hz,以及摘辊在焊接处与中间区域发生应力集中,最大应力为217 430 Pa。最后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发现摘辊摘净率达到98%,伤薯率为3.32%。该研究为自走式甘薯联合收获机薯秧分离机构的进一步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艾草在我国种植区域广、种植历史悠久。由于艾叶在医疗、饮食等领域的特有功效,近年来,艾草的种植规模逐年增加;艾草手工脱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机械化艾草脱叶逐渐成为目前艾草脱业的主要方式。本文阐述了艾草脱叶机的作业要求、艾草脱叶机的主要类型,分析其特点,为艾草脱业机及艾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