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00尾平均体重为151.46(±8.18)g的美国红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5种不同维生素A水平(30、4 166、8 533、18 532、33 263 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饲料维生素A水平在33 263 IU/kg时美国红鱼头肾和脑的NO含量和NOS活力最高;饲料维生素A水平在8 533IU/kg时美国红鱼脾的NO含量和NOS活力最高;饲料维生素A水平在18 532 IU/kg时美国红鱼肠的NO含量和NOS活力最高;饲料维生素A水平在4 166 IU/kg时美国红鱼胸腺的NO含量和NOS活力最高;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美国红鱼肝脏的NO含量和NOS活力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当维生素A对美国红鱼组织中的NO含量和NOS活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通过分析比较土塘和室内水泥池杂交石斑鱼苗种培育的水质指标,研究土塘水质各因子对杂交石斑鱼苗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塘海水水质各因子对仔鱼生长的影响各不相同:氨氮离子、亚硝酸盐、水温、盐度、细菌含量对仔鱼生长的影响较小;硫化氢浓度、pH值、透明度对杂交石斑鱼仔鱼生长的影响较大。初步论证了土塘作为人工培育杂交石斑鱼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平均始重(6.42±1.09)g的虎龙斑(Hulong grouper)进行不同频率的投喂,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率、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投喂频率对虎龙斑存活的影响较大,投喂频率对虎龙斑的摄食率(Feeding rate,FR)和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末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虎龙斑的科学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介绍食品普通包装与绿色包装的异同,指出了食品过度包装的危害以及绿色包装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有机食品采用绿色包装的必要性及选用包装材料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饲料维生素A对美国红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A对美国红鱼生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和免疫反应相关指标(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00尾平均体重为(151.46±8.18)g的美国红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5种不同VA水平(30、4 166、8 533、18 532、33 263 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VA水平为30 IU/kg时其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均显著低于4 166、8 533、18 532 IU/kg组(P<0.05),VA水平为33 263 IU/kg时各指标有所降低.其中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4 166、8 533、18 532 IU/kg组(P<0.05);VA水平为30 IU/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SOD活性和总补体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VA水平在18 532 IU/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其次为33 263、8 533、4 166 IU/kg组;VA水平在8 533 IU/kg时血清SOD和总补体活性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4 166、18 532、33 263IU/kg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适宜VA水平能显著促进美国红鱼生长、提高相关免疫力,且饲料VA水平为8 533 IU/kg时对美国红鱼生长和免疫相关指标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美国有机农业发展、有机食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的分析,针对我国有机食品认证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雄性大弹涂鱼贮精囊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组织学和透射电镜研究雄性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Linnaeus)贮精囊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贮精囊是其精巢的1对附属腺体,黑色素分布于翼状贮精囊表面;(2)贮精囊外包结缔组织被膜,并向内伸出结缔组织隔膜,被膜和隔膜中含有间质细胞,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3)结缔组织隔膜将贮精囊分隔成为许多小室腔,被膜和隔膜上排列着单层上皮细胞,不同小室腔的上皮细胞发育并不同步,按外形分为柱形和立方形。小室腔内还有片状分泌物,PAS呈阳性反应,提示分泌物为粘多糖蛋白;(4)电镜显示上皮细胞顶部有微绒毛结构。生殖期间上皮细胞内粗面内质网、管状嵴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上皮细胞顶部有无膜包裹的分泌颗粒。排精后细胞器退化,胞质中出现大量的大空泡;(5)在生殖高峰期不论贮精囊的近端、中央或远端均先后贮存大量的精子,并混合在分泌物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化学合成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普遍使用。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特别是抗生素大量使用引起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引起广大水产品消费者的关注和忧虑。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用立法形式做出禁止或限制在水产养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决定,众多学者已  相似文献   
9.
以惠州学院为例,探讨了地方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及建设的具体措施,拟为地方院校建设生物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选取同一批30日龄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置于水泥池中自然饲养,分别于30、60、80、110、140日龄取样测定不同发育阶段雄鱼的特定生长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雄鱼肝脏中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1和GHR2)的mRNA丰度.结果表明,30~110日龄,雄鱼特定生长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80~110日龄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雄鱼肝脏中2种GH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不相同,30~110日龄,GHRi mRNA表达逐渐上升,110日龄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显著正相关(R=0.96,P<0.01);GHR2 mRNA表达在60日龄达到最高.80日龄急剧下降,之后又缓慢上升,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无相关性.提示尼罗罗非鱼生长激素可能主要通过与肝脏中GHR1受体的结合启动其促生长机制.肝脏中GHR1 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其表达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