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低压电力无功补偿单片机与芯片或So C上的系统相似,但复杂性较低。一个So C可能包含一个微控制器作为其组件之一。低压电力无功补偿单片机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内核以及存储器和可编程输入/输出外设。低压电力无功补偿单片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产品和设备,与使用单独的控制技术相比,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设计相比,通过减小尺寸和成本,使数字化控制更多设备和工艺变得更经济。混合信号微控制器很常见,集成了控制非数字电子系统所需的模拟组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摘控制系统精度较低、采摘效率不高的问题,基于冗余控制策略设计了采摘机器人,主要由传感器模块、远程控制模块、控制器模块、执行器模块和中央控制器组成。从冗余度机器人自运动的角度、构造性能指标和自运动变量,对机器人的运动功能变量进行优化和控制,提高对机器人的关节控制。对采摘机器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可以完成对果蔬的采摘,且保证果蔬表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多功能插秧机已经逐渐取代传统人工插秧作业,其具有自动插秧、插秧质量高等优点,但存在驶速度慢、插秧效率低等问题。为此,设计研究了基于PLC的多功能插秧机动力系统,对传统插秧机动力系统进行优化。在对插秧机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插秧机动力系统优化方案的设计,并引入液压驱动系统,完成了液压驱动系统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分析。同时,将液压驱动系统与PLC控制相结合,定义系统输入输出信号,完成PLC硬件接线及I/O分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验证优化后的多功能插秧机可以完成对动力系统的精准控制,具有更好的动力性能和机动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精量播种机为机械式播种机,播种精度低、控制手段落后,同时播种过程容易出现播种深度过深、播种间距不均及作业过程不可视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深入研究集成电路技术,将集成电路应用在花生精量播种机的电气系统中,完成了基于集成电路的花生精量播种机的电气系统设计。同时,综合应用单片机、传感器、步进电机等集成设备,通过对单片机模块、测速模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及压力采集模块显示模块等进行硬件选型和电路原理设计,利用触摸屏完成对精量播种机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花生精量播种机的远程控制和实时状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集成电路的花生精量播种机具有较稳定的电气系统,播种精度高、播种间距均匀,可全程对播种过程进行监控,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