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毛管间距对膜下滴灌棉花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膜下滴灌条件下,对毛管间距影响棉花根系分布及植株生长的特点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滴灌毛管布置间距分别为130、90 cm;观测了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根系分布及单株株高、叶面积。试验结果表明,毛管间距大,导致灌水量也大,土壤易出现深层渗漏,而且土壤水分水平分布均匀性差,造成内、外行棉花长势不均匀,棉花根茎小,根长密度水平方向呈单峰抛物线分布,垂直方向14~28 cm土层处根长密度最大;而毛管间距小,土壤水分水平分布均匀,内、外行棉花长势均匀,棉花根茎大,根长密度水平方向呈双峰抛物线分布,垂直方向0~14 cm土层处根长密度最大。但2种毛管布置间距的棉花根系生长过程、株高及叶面积生长过程均符合相同的规律。试验结果为滴灌技术设计中选定土壤湿润比和毛管间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区试验,开展不同灌溉定额对新疆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以期为滴灌棉花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无膜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但并非呈直线增加趋势,以小定额处理棉花生长和产量较低,而中等定额处理的棉花生长和产量较高,其产量和大定额处理棉花差别不明显,且水分利用率较高.综合考虑水分利用率的情况下,采用390~450 mm的中等定额灌溉水平更利于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地下滴灌技术是一种比较复杂节水灌溉方式,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均是地下滴灌控制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小区试验分析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小、中和大定额灌溉处理的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多次灌溉普遍有利于小、中、大定额灌溉处理地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增加,尤其对3 900~4 500 m3/hm2的中等定额灌溉处理影响较大,在该灌溉定额下采用多次灌溉更利于促进棉花增产增收,期望对棉花开展高产高效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疆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条件及面对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目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状况以及输水工程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疆的地形、气候以及田间微喷灌技术对水质的要求,指出了新疆发展管道输配水灌溉系统的有利应用条件和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管道输配水灌溉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效益,提出了新疆发展管道输配水灌溉系统应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水分生产函数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灌水处理,开展地下滴灌方式下,不同灌溉定额处理无膜移栽棉花水分生产函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和耗水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籽棉产量与棉花灌水量、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当灌水量为444.26mm,耗水量为540.73mm,此时棉花产量和灌水生产效率均较高。综合考虑籽棉产量和灌...  相似文献   
6.
地下滴灌可能是最复杂、节水效率最高的技术,将地下滴灌和无膜移栽技术结合起来会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以6个测坑为试验基础,在灌溉定额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移栽时间对地下滴灌棉花生理形状及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移栽时机,即移栽期内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8.4~20℃,日最高气温为26.2~27.2℃,地下10cm日平均地温为20.92~22.22℃,日最高地温为27.5~28.1℃;15 cm日平均地温为20.26~21.41℃,日最高地温为24.6~25.1℃;移栽后10天日气温最低有效积温为66.46~70.65℃,日气温最高有效积温为78.08~83.28℃,地下10 cm日地温有效积温为104.72~106.71℃,为推动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灌水处理,开展地下滴灌方式下无膜移栽棉花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需水量关系的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从棉花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需水量拟合结果来看,其R2值均大于0.9,F检验值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干物质积累量和需水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和需水量变化趋势符合"S"变化规律,干物质积累、需水量的峰值均出现在花铃期,日增干物质质量在3.79~4.99g之间,日均需水量在4.88~7.41mm之间。  相似文献   
8.
PVC管网中支管连接方式对干管水锤压力叠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灌区管网化建设中,为给管网布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完善管网设计理论,该文针对PVC-U输配水树状管网,试验研究支管分水口不同对置间距和不同分水角度对干管叠加水锤压力的影响,同时,对相应的管道叠加水锤过程进行模拟。试验中的PVC-U管径为200mm;支管分水口对置间距设为0、6.2、12.4和18.6m;分水角设为90°、60°和45°;用以加压的离心泵额定扬程为28m,额定流量374m3/h。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分水口对置间距由18.6m减至0,干管中相应的水锤叠加压力值由23.5增至30.1m;而随着支管分水口的分水角度由90°减至45°,干管中的水锤叠加压力由30.1增至34.9m;随着支管分水口对置间距和分水角的增大,干管中水锤叠加压力呈指数函数降低。管网设计时,支管分水口对置间距应该在0至农田宽度的一半范围内尽量大些,支管分水角应尽量呈90°布置。研究结果为输配水管网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