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简要介绍了直链淀粉的性质特征和国内外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酶对玉米黄浆蛋白水解度及水解后产物的生物活性影响,通过单酶水解及双酶同步与分步水解,对水解度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玉米黄浆蛋白酶解方法与水解物的抗氧化功能的关系,筛选出最佳酶组合。结果表明:单酶水解时,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黄浆蛋白的水解物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好,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达71.38%;双酶分步水解的效果比双酶同步水解效果好,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好在pH为7条件下进行,先加中性酶后加碱性酶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其他加酶方法和加酶组合,清除率高达81.28%。因此选择先加中性蛋白酶再加碱性蛋白酶作为水解玉米黄浆蛋白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取清香型(云南玉溪)、浓香型(湖南郴州)和中间香型(贵州遵义)醇化1年的C2F烟叶,测定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相似度检验分析烟叶微生物群落差异物种,随机矩阵理论构建分子生态网络;运用Mantel分析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清香型、中间香型和浓香型烟叶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浓香型烟叶细菌及真菌群落ɑ多样性指数最高;烟叶显著富集的关键细菌类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关键真菌类群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根霉菌属(Rhizopus)和桑帕约氏酵母菌属( Sampaiozyma);以浓香型烟叶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规模最大,结构复杂且相对稳定。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显著影响烟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结构,清香型及中间香型烟叶内关键微生物类群均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浓香型烟叶关键微生物类群均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豆豉中筛选出高产纤溶酶的菌株,并通过平板筛选得到高产突变株。[方法]从6种不同豆豉样品中,筛选得到具有较高纤溶酶活性的菌株,采用物理化学诱变方法进行复合诱变,再利用纤维蛋白平板对诱变后菌株进行筛选。[结果]得到1株高纤溶酶活力菌株,命名为DC-YC41,酶活达到742 IU/ml。[结论]初步判断,得到的这株高纤溶酶活力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直链淀粉的性质特征和国内外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自选的菊苣株系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9月9日播种,播种后76~181 d每隔1周左右采收1次,测定根的糖分、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软化后芽球的形态指标,探讨不同采收期对根系营养成分及芽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和叶含水量均随气温下降而降低并在大寒节气前后达到最低点;在播种后76~153 d,根的总糖含量持续增加,而还原糖含量则为当最低气温低于0℃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增加,153 d以后根的总糖含量逐渐下降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也发生了改变;根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104~146 d明显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90~160 d上升,以后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播种后76~153 d采收的植株,其芽球直径和重量分别与根的干重、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芽球转化率仅与单位重量根中的还原糖含量呈显著相关,软化天数分别与根干重、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所选菊苣株系在越冬期间未发生冻害,适当延期采收可使包括糖分和氨基酸在内的干物质充分积累,在南京地区1月初至2月上旬采收植株有利于保证芽球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电子鼻对玉米黄浆品质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玉米黄浆进行长时间检测估测出玉米黄浆保质期,采用电子鼻PEN3对玉米黄浆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鉴别分析(LDA)研究室温和冷藏保存的玉米黄浆变质程度,结果表明:室温保存的样品,每日测量第4天发生略微变质,7天发生严重变质;冷藏样品,每周检测,在轻微变质后每天进行检测,在第28天发生轻微变质,第39天发生严重变质。  相似文献   
8.
不同秸秆用量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护地田间试验的方法,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秸秆用量直接还田对黄瓜的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用量还田对黄瓜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其中以秸秆施用量为5 000 kg/667 m2最显著,比化肥处理增产15.3%,其次是秸秆施用量为4 0003、000 kg/667m2,分别比化肥对照增产8.43%、7.7%;不同秸秆用量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全效N、P、K、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尤以秸秆施用量为4 000 kg/667 m2处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