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36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24篇
  28篇
综合类   429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320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两性生物而言,性别决定与分化是个体正常发育和生存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种族得以繁衍延续的基础。哺乳动物以基因为基础的性别决定系统保证了雌雄两性后代各占50%的性比平衡。在家畜的生产过程中,这个性别比例往往并不总是生产所需要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奶牛养殖,总是希望更多的雌性后代;同时在生产上还有一些与性别有关的性状,虽为生产者欢迎,但不为消费者所接受,如公猪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但肉品质不好、有膻味(boartaint)。在人类医学健康上,一些性转变的患者,都是由于染色体上某些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因…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动物的应用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4.
哺乳动物腔前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明哺乳动物卵泡体内发生的一般模式,回顾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研究历史,着重论述腔前卵泡的获取及鉴定标准,常用的培养体系和影响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机监理事业的发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尤其是各省、市、自治区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使农机监理机构的性质、地位、职能、职权等更加明确,职责范围更加具体,农机监理的法制性本质也更加突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农机监理机构在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时其行为必须更加规范,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依法行政、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7.
8.
生长激素(GH)是调节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最近研究表明,GH也能调节类固醇的生成、配子的形成、性腺分化以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应答,GH在繁殖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其他一些组织,如性腺、胎盘和乳房组织中也能生成GH.并且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调节由垂体GH直接调节的一些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颁布实施后,在农机监理系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反响。这一方面由于该法首次确立了农机监理机构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为其依法行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由于该法未能进一步授予农机部门在道路上对拖拉机行使安全  相似文献   
10.
大豆烂根病又叫大豆秆腐病、大豆炭腐病,是大豆的一种根部病害,在山东省分布广泛。2000年,平阴县刁山坡镇部分农户在刨掉苹果树的土地上种植未经定名的春大豆时,大豆烂根病严重发生。6月12日调查死苗率达50%以上。未死植株长势衰弱,单株产量降低,出油率下降。笔者与有关单位就病原发生条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1症状和病原病菌主要侵染大豆茎基部和根部。茎基部受侵染后,皮层皱缩,形成菱形灰褐色病斑,下部叶片变黄,植株生长矮小,结夹少,千粒重下降。发病严重的,病斑可绕茎一周,引起植株萎缩枯死。根、茎的内皮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