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平顶山6个产烟县(市)调制后烟叶为材料,研究其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6个产烟县(市)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值分别为23.45%和19.37%,还原糖、总糖、糖氮比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5.89%、24.18%、25.51%;烟碱、总氮、钾、氯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35%、2.59%、2.03%和0.65%;蛋白质含量为7.89%;淀粉含量偏高,平均值为6.60%。除氯和淀粉含量外,其余常规化学指标及比值处于适宜范围之内,各指标有一定差异,但差距不大。(2)中性致香成分总量以叶县烟区最高,达到1 102.8μg/g,舞钢最低,为905.27μg/g,且各产区烤烟中性致香成分总量间差异显著。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中的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4、香叶基丙酮、法尼基丙酮、β-二氢大马酮,棕色化反应产物中的糠醛,芳香族氨基酸裂解产物中的苯甲醇,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中的茄酮和叶绿素降解产物中的新植二烯的含量,较同类降解产物所占的比重较高,且各产区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通过研究黄冠梨果实和叶片钾素积累特征及其对不同施钾量的响应,探讨施钾对梨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梨园合理施钾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同一区域 14 年生不同产量水平的高 (60~70 t/hm2)、中产 (30~40 t/hm2) 两个黄冠梨园开展田间施钾试验。设置 K2O 0、150、300、450 kg/hm2 四个施钾水平(K0、K150、K300、K450),分别在幼果期、膨大Ⅰ期、膨大Ⅱ期、成熟期和果实收获后一个月采集叶片与果实样品,研究施钾对产量、果实品质、叶片和果实钾含量及钾积累量、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 随施钾量增加高产园产量增加显著,K450 处理比对照提高了 16.9%;在中产园 K300 处理产量达到最高值,较对照提高了 27.2%,K450 与 K300 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随施钾量增加而提高,可滴定酸变化规律与之相反。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叶片与果实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施钾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钾素含量。叶片钾积累量在膨大Ⅰ期达到最大,随后积累量逐渐下降。果实钾在整个膨大期积累最多,占全生育期钾积累量的 60%~79%;膨大期后高产园果实仍在迅速积累钾素,中产园积累减缓。落叶前叶片钾回流,高产园回流力度大于中产园。高产园果实收获和落叶移走钾量为 258~314 g/plant,中产园为 166~192 g/plant。在高产园 K450 处理和中产园 K300 处理下,果实和叶片内每积累 1 kg 钾素,高产园可增产 414.0 kg,中产园增产 405.2 kg。 【结论】 施钾促进了树体对钾素的吸收,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随施钾量增加有不同程度提高。膨大期是树体吸收钾素的最大效率期,建议在膨大期前追施钾肥。综合产量、肥料利用率及果实品质等各项指标,建议产量为 60~70 t/hm2 的高产园适宜施钾量为 450 kg/hm2,产量为 30~40 t/hm2 的中产园适宜施钾量为 300 kg/h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