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雷达测钎法,基于超声测距原理,通过数据采集与存储、传输、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的集成,对青海—河南±800 kV特高压直流电网工程沿线4个监测点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测.介绍了雷达测钎法的自动化监测原理、测钎布设和侵蚀模数计算方法,并对2019年9、10月份4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雷达测钎法监测得...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期间及建设后对秦岭地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对近年来有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秦岭的不同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测钎法对研究地区的土壤流失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时间、坡度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在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为提高监测精度,实现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全自动监测,在原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光敏测钎技术替代原有的测钎技术,实现电力自供,提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以陕西—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利用光敏测钎研究了其土壤侵蚀,结果表明,该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较好,能够满足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来源、主要类型,规范国家电网企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高工程管理水平,选定两处在建的输变电工程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国内环保废弃物处置现状,结合电网企业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电网企业废弃物分类处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当前及未来的电网企业废弃物分类...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我国主要有六大经济区: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包括辽中南、京津唐),西南北部湾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西北仅有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近年来,各经济区的竟争日趋激烈,而处于内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各方面的竞争中都处于不利地位.以当前全国经济形势为背景,以关中的宏观经济形势为依据,从自然环境、农业、工业、交通、科教、城市化进程和旅游业等方面对其经济发展优势和瓶颈进行了广泛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科技评估活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科技评估活动伴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兴起,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的富足走向繁荣,它是调整和完善科学政策发展规划、提高决策水平、调整经费等物质生产资料在各部门分配的有效手段。文中概述了发达国家科技评估活动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科技项目评估采用的主要方法,在考虑林业行业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投资经济效益偏低等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林业科技项目评估活动的指导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林业科技项目评估活动尽快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工程建设也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电网工程建设废弃物,为此国家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处理在电网企业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废弃物.分析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来源、主要类型,规范电网企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从而提高电网工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建设是实现国家全球能源战略的基础,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建设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设计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本文以项目评审为例探索专家知识为基础的同行评议判断的有效性。[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测度项目的研发效率,评价模型为经超效率修正的CCR模型,并将该效率指标作为同行评议有效性的验证标准。数据源为国家林业局实施完毕的126项“948”项目,涵盖13项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结果/结论]实验发现:项目同行评议结果与实际研发效率(DEA超效率)之间呈现适度的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ρ=0.250 (Sig.<0.01)。主观评审犯Ⅰ类错误与Ⅱ类错误的比重分别为17.5%与18.2%,有效同行评议决策比重占64.3%。证实同行评议的确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