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141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33篇
  76篇
综合类   363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31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根据2010-2015年在靖海湾与五垒岛湾进行的海蜇(Phopilema esculentum)放流前本底调查和放流后跟踪调查结果,对比分析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苗种的放流密度及成活率。结果表明,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自然群体资源量均较低,放流群体贡献率非常大。2010-2015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6.92~30.96)×10~4尾·km~(-2),平均为29.45×10~4尾·km~(-2),五垒岛湾海蜇苗种放流密度为(23.05~25.14)×10~4尾·km~(-2),平均为23.97×10~4尾·km~(-2),对比结果表明靖海湾年放流密度均高于五垒岛湾。近6年,靖海湾海蜇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25%~0.83%,平均为0.51%,五垒岛湾苗种成活率分别为0.31%~0.96%,平均为0.67%,五垒岛湾放流苗种成活率略高于靖海湾。通过靖海湾与五垒岛湾海蜇放流效果对比分析,海蜇苗种成活率与自然群体资源量、海蜇放流密度及海蜇苗种规格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可为山东半岛南部海蜇资源的修复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西部农村的农资零售业态,该文以红塔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走访、问卷法,选取红塔区各乡镇的40个农资门店为调查对象,从消费者状况、门店促销行为、门店管理、门店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到门店的农资消费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农资运输已经实现机械化,但性别差异不大,同时发现农资门店"低成本、短期效应"的现象极为严重,各种投资主体基本上平分市场,连锁经营达到50%,也发现门店存在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提高,门店证照管理凌乱、门店财物管理系统缺失等问题。由此提出加强规划、建设、监督,开展传统零售业态的升级改造,发展新型业态的西部农村农资零售业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 2 0年来我国果树常用的生产调节剂 ,通过生产实践 ,一些产品有一定效果 ,但由于副作用大 ,逐步更新。例如 :十多年来红富士苹果用多效唑促花 ,削弱了树势 ,抗病性差 ,枝干病缠身 ,部分枝干和树死亡 ,苹果果形变扁变歪 ,着色不良 ,影响销售 ,苯脲型衍生物吡效隆 ,对欧美种葡萄效果较好 ,对猕猴桃、草莓及西瓜虽有膨大作用 ,但降低了糖度、品质下降 ,裂果严重 ,为此 ,陕西和上海市政府动员果农停用膨大剂。一般的调节剂只有单一或 1- 2种功能 ,满足不了果树生产上的要求 ,半个世纪内 ,各国科学家曾致力研究多种功能的复合型制剂 ,由于单剂…  相似文献   
4.
小麦白粉病抗源材料的有效抗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钦少华  张凤鸣 《浙江柑橘》2004,21(1):35-36,38
我国20年来桃树上常用多效唑来控梢促花,都取得一定的效果,可是近10年来发现它的副作用大,连续使用后根系及新梢高度抑制,叶片发皱,根系生长缓慢,吸收根少,新梢"控死"严重,果实变形、变小,糖分降低,树冠逐趋缩小,严重影响了桃树的产量、质量和结果寿命,有些桃园砍伐后2~3年内地里庄稼不长,果实和土壤内残留超标,因此,西方国家在20世纪末已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7.
4年总产,试验区是对照区的2.83倍,树干围度比对照每年平均增递0.4厘米,充分证明施PBO的桃树结果生长两不误。黎洪涛报导,喷PBO的1年生大棚油桃平均每株有结果枝26.4个,花芽517.6个,而对照有结果枝4.3个,花芽20.3个,分别提高了6.14和25.48倍,艳光油桃产量逐年增加,666.7平方米产:1998年为2000千克,1999年为2550千克,2000年为4000千克,单果重增长47%,色红亮,早熟6天,增值8000~12000元。2PBO对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青岛农科所孙高珂在中华寿桃上试验结果为:果个大而均匀,单果重增长22%,色红艳,着色率增长62%,可溶性固形物增长1%,果实香甜硬…  相似文献   
8.
几种菌根型食用菌的菌根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简要介绍 6种共生型菌根食 (药 )用菌在相应树苗上完成菌根合成 ,并成功地长出子实体的事例 ,说明菌根食用菌的发展途径 ;就有关菌根合成的方法及技术作一初步介绍 ;对菌根合成技术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对菌根型食用菌今后的研究与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晓龙  刘振钦  李玉 《食用菌》2004,26(4):27-28
香菇玉米间作地栽技术,在我国东北地区年栽培面积达到500万m^2,产量达6,000万kg,已成为东北地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近几年,菇农在栽培中由于菌种及技术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我们的研究成果,现将东北地区香菇玉米间作地栽技术操作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蛟河市和敦化市是我国东北地区代料地栽黑木耳的重要产区之一,年生产规模近亿袋,栽培方式主要以代料地栽黑木耳为主。自2 0 0 1年以来,黑木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栽培户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不规范,致使栽培户的效益下降。为了使栽培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我所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黑木耳代料地栽技术。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品种 选用抗逆性强产量高的优质黑木耳品种。1 1 东北地区常用品种有适合东北气候特点、正规科研院(所)选育的长白7号、长白10号、黑916、黑95 8、黑丰1号、黑2 9、黑931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