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药残留是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是监督科学生产和保护消费者健康的基本措施,是各国政府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随着西番莲果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逐年上升,西番莲种植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和东盟国家的西番莲农药MRLs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掌握了各国西番莲农药残留标准动态并对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中国完善西番莲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出参考建议,为中国西番莲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3.
以4个抗寒能力不同的甘蔗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光合色素含量与构成以及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探究低温对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寒性强的GR2、GT28叶片单位面积叶绿素a含量分别比ROC22高13.74%、10.39%,其叶片F_v'/F_m'分别高3.25%、3.01%,且这差异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逐渐明显,而ΦpsⅡ和qP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GR2、GT28叶片的单位面积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ROC22高22.73%、19.36%,其叶片NPQ分别高20.33%、12.17%,且NPQ随着胁迫延长快速升高;甘蔗在早期响应阶段(0~24 h)单位叶面积的光合色素含量基本不变,而叶片的F_v'/F_m'、ΦpsⅡ和qP受到抑制却迅速降低后并维持相对稳定,相反NPQ急速升高;在胁迫适应阶段(24~168h),叶片光合色素因为低温造成的合成受阻及结构破坏,其叶片F_v'/F_m'、ΦpsⅡ和qP在(24~72 h)处理期间再次大幅降低,但在(72~168 h)处理阶段光能吸收、利用及耗散份额保持相对平稳,而NPQ先急剧升高后逐渐趋于平缓,说明低温胁迫下甘蔗通过调节光合色素含量及在PSⅠ和PSⅡ的反应中心复合体的结合比例以加快耗散过剩的激发能,是植物(作物)在低温逆境条件其光合机构对光能吸收及利用的调节也是一种重要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24份杜鹃属植物进行亲缘关系分析, 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92条谱带,其中89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达96.7%。利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24份杜鹃属植物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456 5~0.782 6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13 4。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发现,24份杜鹃属植物被划分为3大类,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第2类与形态学分类基本吻合,表明24份杜鹃属植物的ISSR扩增图谱差异较大,易于区分,可用于杜鹃属植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甘蔗幼苗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为了选育耐寒性强、稳产高糖的甘蔗品种,在前期区域试验的基础上,选择4个抗寒能力不同的甘蔗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分析不同甘蔗品种(系)活性氧(ROS)代谢和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研究其对低温的响应。结果发现: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ROS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以较快速率提高并对低温胁迫产生的ROS进行清除,且活性出现降-升-降的响应过程;不同甘蔗品种(系)抗氧化酶对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与此同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也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波动增加,根据两者的大小变化得出不同甘蔗品种(系)对低温胁迫的敏感性,即ROC22>FN39>GR2>GT28。  相似文献   
6.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6份番石榴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PCR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通过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较丰富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6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78.18%;扩增结果可将36份种质资源较好地区分开,各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70~0.93,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15;在遗传相似系数0.75处,可将36份种质资源分成4组,与形态分类结果大致相符合。结果表明所收集的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基础较狭窄,但ISSR分子标记技术能较好地鉴别这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南宁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引种试验与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方法]以11种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基质配方对比、统计成活率、生长形态观察等方法对其在南宁引种栽培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越夏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不同栽培基质、气候条件等对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影响,总结出一套适合以南宁为代表的高温、高湿地区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结果]高温热地区栽培种植十二卷属多肉植物,建议使用配比合理的栽培基质,透气性与保水性俱佳;春秋生长期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除夏季休眠期严格控水外,其余月份可使用喷水措施,适度增加空气湿度,可较好地提升植株的观赏价值。[结论]该研究为高湿热地区推广种植十二卷属多肉植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