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冠顶式步道给使用者带来与传统城市步道不同的环境体验,构建冠顶式步道环境感知因子评价体系,有利于今后冠顶式步道的优化提升。文章以福州市特色冠顶式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构建步道环境感知评价体系,并进行案例验证,调查分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通过现场开放式问卷确定32项评价因子;第2阶段通过正式问卷调查获得相应人群的评价信息,构建冠顶式步道环境感知体系;第3阶段通过正式问卷对福道、金鸡山揽城栈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步道环境感知的5个公共因子中步道设施感知因子在总方差中的贡献率最大;2)提高步道设施的完善度及便利性、提升步道周边景观、加强步道自身建设品质及重视步道整体感知均可提升使用者对冠顶式步道的环境感知评价;3)福道及金鸡山揽城栈道的步道环境感知评价结果均为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活力评价模型为研究目标,选取福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滨水带状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调研、焦点小组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得到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活力影响因子以及游客对公园活力影响因素评价调查 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起城市滨水带状公园活力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项影响因素可被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明黔西北地区煤矿矿山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为煤矿山的绿色发展和矿区及周边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黔西北地区4座开采时间较长的矿山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心样点20~50 m范围内利用随机布点方法在矿山周边农用地采集土壤样品,样品经湿法消解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原子荧光仪测定重金属As、Hg、Cr、Ni、Cu、Cd、Pb、Zn含量,以《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土壤污染筛选值作为参考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4个典型煤矿周围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主要超标元素为Cr、Ni、Cu、Cd。【结论】矿山开采对周围农用地造成的污染表现出不均匀性,同一矿山周围轻、重污染均存在,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建议对矿山周围农用地展开系统调查,并对已有污染及时采取治理及相应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传统黑毛茶松柴明火干燥影响茶叶品质安全的问题,试验以云台山大叶种黑毛茶精加工的天尖进行不同干燥方法研究,比较了七星灶、炭烘、电烘三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茶叶品质进行了理化分析、感官审评和能源消耗分析。结果表明,七星灶干燥产品在品质分析和能源消耗上有一定优势,但具有烟熏味;炭烘产品无烟味,但香气比较低且带有发酵味,相关成分含量也较低;电烘干燥过程易于控制,产品理化和感官审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河岸带是流域生态系统水陆交错带,河岸带研究对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和面源污染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河岸带分类,利用河水模拟地表径流对不同类型河岸带的冲刷,并采用径流槽收集径流,测定径流中P含量,同时测定河岸带土壤磷相关化学性质、水分-物理性质,分析喀斯特河岸带P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花溪河可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的河岸带;不同河岸带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差异显著,丘陵谷地+壤土+沟渠(护渠堤)+中重度干扰河岸带类型经五次加水后未产生径流,累积入渗量最高为4000±0 mL。河岸带土壤水分入渗量随着加水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最后达到稳渗。不同河岸带类型单位体积径流中总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差异均显著,丘陵谷地+渣土+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中度干扰河岸带类型单位体积地表径流平均总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最高,分别为0.249±0.005 mg/L和0.242±0.003 mg/L,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且随着加水次数的增加,径流中的磷含量逐渐降低。试验所用的径流槽可用于收集地表径流,测定地表径流量,进而得到入渗量,认识土壤入渗和土壤P释放规律。  相似文献   
6.
乡土景观保护研究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选取温州三垟湿地乡土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与运用景观破碎度分析研究方法对2012、2017年乡土景观的空间构成特征、空间构成变化、景观破碎度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环境更新与产业转型是引发乡土景观空间动态变化与景观破碎度时空演变的主因。(2)总体景观破碎度由0.006 3降至0.005 9,城乡绿地、现代建筑空间、现代公共空间、田地这4类斑块是主要驱动因素。(3)内核区域景观破碎度降低趋势比外环区域更显著,现代建筑空间、传统建筑空间、田地、水塘是内核区域景观破碎度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城乡绿地、现代建筑空间、现代公共空间、传统工业用地是外环区域景观破碎度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从营造良性社会基础、延续空间构成特征、监测空间构成变化、调控主要驱动因素4个方面,提出快速现代化与城市化背景下三垟湿地乡土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环敕木山地区传统畲族聚落景观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出发,介绍景宁县相关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剖析景宁县畲族的分布格局、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并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选取大张坑村、东弄村作为两类典型传统畲族聚落代表,着重从景观格局、聚落形态与土地利用方式三方面入手梳理、解读与归纳其乡土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核心要素。以期为当地乡土景观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8.
纳米级大米淀粉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探索纳米淀粉的新型制备方法及可行性,采用超高压均质和超微粉碎制备了纳米级大米淀粉,并研究了其颗粒粒度、吸湿性能、溶解度和膨胀率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超高压均质和超微粉碎能明显减小大米淀粉的颗粒粒度,成功制得纳米级大米淀粉,且随着大米淀粉粒度的减小,其吸湿性能、溶解度和膨胀率明显增加,说明纳米级大米淀粉的水合能力增强,体现了纳米级大米淀粉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