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7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防治风蚀应与防治水蚀并重;水土保持应同荒漠化治理并重;营造乔木林、灌木林还是建设草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行退耕还草与人工建设草地并举等论点。认为西北地区的农业走合理投入、高效益,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集约经营的高产、高效、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2.
我就当前林业经济中的主要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然而就林业而言,形势并不乐观,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林业正处在森林资源和林业资金非常危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建设长江上游的生态工程,是保护三峡库区的根本举措。在详细论证库区泥沙淤积日趋发展并将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下,指明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并有大量移质砂石的特点,危害极大,在进一步论述水土流失日趋恶化及其造成种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林业改革中提出的一些意见,从理论上对我国林业危机形成的原因作了分析和探讨。对一些观点提出疑义。同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扭转我国林业危机状态的五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草原畜牧业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部丰富的草原资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阐述了我国草原建设发展状况,草原畜牧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丰富的草原资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阐述了我国草原建设发展状况,草原畜牧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大量数据分析比较了1998年和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的2次特大洪水特征,指出造成1998年长江 洪水超历史最高水位,即长江洪峰水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长江流域森林遭受破坏,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进而指出要从根本上治理洪水,单靠水利工程不能完全奏效;要把工程治水与治理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结合起来,标本兼治,林水结合,才能真正治理洪水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据1982年统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增加到73.9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1%,比1957年增加了1倍,虽然宜昌站测定年输沙量为6亿吨,但全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可达24亿吨,比黄河流域严重得多。水土保持和防护林体系,关系到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长远利益,也关系到中下游广大地区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农业发展任务艰巨 形势严峻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我国农业已处于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严重状态。”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特点和农业生产条件在短期内难于得到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0.
加强水土保持 治理洪涝灾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大量数据分析比较了1998年和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的2次特大洪水特征,指出造成998年长江洪水超历史最高水位,即长江洪峰水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长江流域森林遭受破坏,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进而指出要从根本上治理洪水,单靠水利工程水能完全奏效,要把工程治水与治理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结合起来,标本兼治,林水结合,才能真正治理洪水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