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基于2000-2010年福建沿海18个气象站的能见度资料,利用NOAA/AVHRR、FY-1 D/CAVHRR和EOS/MODIS传感器的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多光谱波段数据,分析福建沿海海雾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福建沿海海雾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并通过卫星数据样本分析海洋、中高云、低云和海雾等不同下垫面的光谱反射和辐射特征.同时分析了多种海雾遥感识别指数,根据海雾与其它地物光谱反射和辐射特征的差异确定监测模型的阈值指标,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白天EOS、FY-1D、NOAA-17、NOAA-16/18海雾监测模型和夜间海雾监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90%的海雾发生在1-5月,且大多在凌晨,中南部是海雾多发区.用沿海气象观测站的能见度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其准确率总体达83%,表明基于多源卫星数据的海雾遥感监测模型能较准确地对福建沿海海雾的分布和发展过程进行监测,有利于在大雾天气过后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以减少大雾天气对福建沿海农业生产活动,尤其是对设施农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莆田市酸雨污染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莆田市2006-2011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及规律。结果显示莆田市平均酸雨频率为64.3%,为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最严重在冬、春两季。通过相关性分析,相比于本地致酸污染物,周边污染物的输送对酸雨污染状况所产生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既要防治本地污染源,又要重视广域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使用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气象资料,对30年来莆田市的水资源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水资源不同的分布特征对于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提出了农业生产中的减灾、防灾建议,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灾害防御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