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9篇
  8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6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就固态发酵在真菌除草剂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实例及如何控制发酵条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中国部分稻种资源的化感控制杂草潜力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人工气候箱结合田间小区试验,从我国部分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获得了2份具有化感潜力的水稻品种(系),其中我国台湾品种蚁公包幼苗对无芒稗根长影响因子RRL为0.43,其叶片水浸提液对无芒稗和莴苣根长抑制率分别达到45%和85%,在田间对无芒稗茎数和植株鲜质量的控制效果分别为22.0%和26.1%。云南品种地谷幼苗对无芒稗的植株高度影响因子RSH和植株干质量影响因子RPDW分别为0.62和0.58, 叶片水浸提液对无芒稗和莴苣根长抑制率分别达到53%和65%,在田间对无芒稗茎数和植株鲜质量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51.5%和46.1%。 蚁公包对莴苣的控制效果和地谷对无芒稗的控制效果均显著高于美国化感潜力品种PI312777。蚁公包和地谷是我国宝贵的化感潜力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3.
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合种植对稗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秀水63(化感指数为0.24,竞争力弱)、PI312777(化感指数为0.61,竞争力强)、国稻1号(化感指数为0.55,竞争力强)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种对稗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PI312777和国稻1号对稗草萌发抑制作用显著,而秀水63对稗草萌发无抑制作用;秀水63与PI312777或国稻1号混合种植后,稗草的萌发均受到抑制。盆栽和田间试验均表明,在单种情况下,稗草的生物量在PI312777和国稻1号的试验小区均低于秀水63的试验小区。秀水63与PI312777、秀水63与国稻1号混合种植,稗草的生物量均显著降低。与抗草潜力高的水稻品种(PI312777和国稻1号)混合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秀水63对稗草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分离自六蕊假稻的6株稻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oryzae)的培养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便了解该菌的生长特点,为病害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平脐蠕孢菌菌丝体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在20~35℃、pH 5~10、光照或黑暗条件下都能生长,但在25~30℃、pH 7~8、持续光照条件下,菌丝体生长速度更快。菌丝体在测试的5种糖源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但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有利于菌丝生长。除尿素外,在硝态氮、铵态氮和铵硝态混合氮源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但硝态氮为氮源时菌丝体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5.
禾长蠕孢菌代谢产物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研究利用现有的生防菌菌种资源,进行了禾长蠕孢菌(Helmintho sporium gramineum Rabenhf. sp. echinochlone,HGE)发酵液及发酵液粗提物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初步探讨。采用平板打孔灌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比较了禾长蠕孢菌发酵原液、粗毒素及对照药剂20%噻菌铜SC、72%农用链霉素SP和20%叶枯唑SP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禾长蠕孢菌的代谢产物粗毒素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杂草稻对粳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同期播种情况下,和粳稻相比,杂草稻出苗时的叶片更肥长、营养生长期的植株更高、分蘖数多达4倍以上。不同生物型杂草稻的落粒性差异较大。杂草稻密度愈高对栽培粳稻的产量影响愈大。  相似文献   
7.
水稻对无芒稗的异株克生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稗草与水稻竞争后降低水稻产量和质量。不同株型水稻与稗草的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 ,高秆大冠层株型水稻可以明显减少产量损失[1,2 ] 。与生态竞争研究相关的水稻异株克生研究近年来日趋活跃 ,埃及科学家Hassan[3,4] 于 1 993~ 1 996年开展了水稻与稗草的异株克生关系的研究 ,发现约有 30份材料可以控制田间稗草 5 0 %~ 90 %的生长。Olofsdotter[5 ] 等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进行了水稻异株克生研究 ,发现有 1 1份材料在旱季可以使稗草的干重减少 5 0 %以上 ,2 1份使稗草干重减少 40 %~ 5 0 % ;有 2 1个品种在雨季抑制稗草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双季稻田杂草区系和防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9.
甲—苄磺隆为甲磺隆和苄嘧磺隆混剂,已被多家厂商开发用于移栽稻田。如杜邦公司的新得力、浙江乐吉化工厂的新代力和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双磺隆。为了解甲—苄磺隆的除草效果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明确其对水稻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室内生长箱试验、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一、材料和方法 1.生长箱试验于1992年4~5月间进行,生长箱型号为3NTL—50S,温度25℃,光照时间6:00~18:00,光照强度8000Lx。供试水稻品种为早籼中156和粳稻秀水11。4月9日播种,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对杂草的生态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交稻田有杂草3~4种,杂草覆盖度为1.6%,分别比粳稻田低66%和95%。杂交稻汕优63对鸭舌草、矮慈姑和水竹叶的控制效果平均为89%。在无芒稗50株/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