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西南柳杉年轮宽度指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树木年轮作为一种代用的气候资料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探讨了柳杉年轮宽度指数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树木的生长过程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川西南40a柳杉为研究对象,采用ARIMA模型拟合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的径向生长,同时建立川西南地区柳杉年轮宽度指数年表,利用多重对应分析(MCA)柳杉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柳杉年轮宽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呈现"分离现象",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柳杉年轮宽度指数与当年生长季4、8月份温度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柳杉年轮宽度指数与上个生长季的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当年生长季7月份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上个生长季10月份及当年生长季6月份累计日照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当年生长季6-8月份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年轮宽度的增加,当年生长季5-9月份的温度和降水量达到一定的指标时不利于年轮宽度的增加。【结论】温度、降水总量与柳杉年轮宽度指数总体关系密切,生长季6-8月份的温度、5-9月的降水总量对柳杉径向生长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
典型退耕还林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0、2001、2006年3个时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1999年的森林资源分布图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典型退耕区沐川县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区耕地面积随时间的变化成逐年下降趋势,林地面积中变化最大的是竹林,且变化时期主要在1999—2001年。1999—2001年间,在西南部高丘河谷平坝区,斑块的多样性增大,破碎度增加;在海拔较高的区域,破碎度变小。人为干扰是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重要因素,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及地方政策的引导,低海拔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成都市区公园乡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8大主要城市公园已应用的园林树种进行系统调查,统计显示成都市区公园中已应用的园林树木约164种,分别隶属于56科106属,其中乡土植物约101种,占整个已应用园林树种总数的61.59%,外来树种约63种,占整个已应用园林树种总数的38.41%。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乡土植物在成都市区公园绿化中的应用现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乡土植物在城市公园绿化中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余海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9):224-226
在对重庆市璧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抓好附属用地面积认定;多方联合监督,切实提高施工质量;抓好拆旧建新;抓好土地后期利用;用好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保证璧山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顺利开展,进而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影响各区县经济发展的因素,计算得出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指标综合得分,进而与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并非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简要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森林蓄积、面积构成,竹林资源,经济林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四川省林业资源构成现状,并对林业资源构成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短期犁林(竹)-草复合植被还林初期土壤碳氮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退耕地短期型光皮桦-扁穗牛鞭草和苦竹-扁穗牛鞭草复合植被还林初期(1~7年)不同年份土壤表层(0~20 cm)和下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全氮(Soil total nitrogen,TSN)含量进行了定位研究,探讨了退耕还林初期SOC和氮变化规律。研究表明:SOC和STN随恢复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光皮桦-扁穗牛鞭草和苦竹-扁穗牛鞭草表层SOC和STN分别在第6年和第4年时开始恢复,下层土均在第5年时开始回升;还林后各年之间C/N变化不大,只是在第2,3年有所升高,表现为土壤氮素有一定缺乏;还林7年后,苦竹-扁穗牛鞭草的SOC和C/N均高于光皮桦-扁穗牛鞭草,但其土壤氮素改善状况不甚明显。还林7年后土壤碳氮含量虽尚未恢复到农耕地水平,但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土壤碳氮素水平正在逐渐恢复,初步显示了实行退耕还林工程后土壤SOC和氮的固存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四川省甘孜州地区优质的甘松药材的产地,测定该地区15批不同产地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及组成成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并计算15批不同产地甘松药材挥发油的得率,然后采用GC-MS技术分析甘松药材挥发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结果]共有10批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2.0%),其中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呷拉乡甘松药材的挥发油含量最高(4.00%);GC-MS分析共鉴定出97个化学成分,其中5个共有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13.42%~50.8%,含量差异较高的成分主要有缬草酮(3.95%~44.61%)、白菖烯(2.57%~16.35%)等。[结论]四川省甘孜州地区不同产地甘松药材的挥发油性状相似,但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且甘孜州甘孜县呷拉乡的甘松质量最佳,研究结果为四川省甘孜州地区甘松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本研究结合甘孜州历年核桃质量监测数据,通过群众和当地林业部门推荐、实地调查等方法,初选52株表现较好的核桃,复选33株优树建立了档案后经连续3年的指标监测,终选12株核桃优树。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株优树经济性状(三茎均值、单果重、单果仁重、果壳厚度、出仁率等)进行分析,确定12株优树综合排名(排名前三的依次是LDW-2、DBZ-1、BTB-6)。研究表明,优树选择研究在核桃各项指标监测的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法能得到更高效、更精确、更科学的优树综合排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