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烟青虫老熟幼虫气门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烟青虫老熟幼虫气门特征。[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烟青虫5龄老熟幼虫气门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烟青虫的气门类型属于内闭式气门,腹部第8节的1对气门明显较大。气门腔口呈新月形或椭圆形,气门腔口周围具有围气门片。气门筛二唇形,中部略下陷,中央边缘部分的分枝明显较长。唇瓣外缘的过滤结构呈丛生状。气门筛外面观簇生,刺猬状,分枝发达,内面观呈规则平行排列的篱笆状,顶端分枝密生,下部渐少,基部也有单生的过滤结构,分枝不及外面观发达。[结论]该研究为烟青虫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和研制与害虫呼吸系统有关的新型农药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栽培过程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本文初步总结了陕西省猕猴桃溃疡病的危害情况、症状表现、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将对猕猴桃优质、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防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小麦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陕西麦田杂草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一般麦田有杂草8万~10万株/667m2,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几年来对陕西麦田杂草的调查、药剂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现就陕西麦田杂草的种类、分布、除草剂的发展变化及麦田杂草防除技术简述如下。1陕西省麦田杂草的种类与分布1.1杂草的种群变化及化除情况陕西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化学药剂除草试验示范,最早引进五氯酚钠、敌稗等,进行水稻田杂草防除试验。20世纪70年代引进燕麦灵、燕麦敌2号、敌草隆、灭草隆、棉草隆、除草醚防除麦田、棉…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耕地质量各构成要素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影响,决定了耕地质量的外在表现,客观地确定耕地自然质量,对耕地分等定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已有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的分析,提出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的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吉林省九台市耕地自然质量进行了评价,通过步长为1 000次训练,自动生成13个类别,在13个类别基础上按照九台市的指定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作物的产量比系数,进行了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根据评价分值的大小分为3等,其中质量等级Ⅰ级占全市耕地面积42.13%,Ⅱ级占全市耕地面积30.40%,Ⅲ级占全市耕地面积27.47%。评价结果与《九台市耕地质量更新成果》比较,图斑重合率为80.78%,面积重合率为79.42%。2种评价方法可能出现差异的原因:该文评价方法增加了坡度因子,且《九台市耕地质量更新成果》采用的是全省统一的指标权重;2种方法对于一些定性描述指标均通过信息赋权值法进行量化,而2种方法中量化方法不同,赋值不同。该方法将自组织神经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有效地集成影响耕地质量相关的土壤及土壤环境信息,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在没有教师信号时自动连接权值向着更利于竞争方向调整,通过度量评价单元的相似程度,使类间差异最大而类内差异最小,逐步将评价单元划分类别。根据每个类别中图斑自然质量指数的大小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为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