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昆明市清水海供水及水源环境管理项目为期5年的土壤流失量监测结果,分析了项目区弃渣场土壤流失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类型弃渣场侵蚀模数差异明显,侵蚀模数呈V地形类弃渣场U地形类弃渣场平台类弃渣场;随着施工的进行,V地形类和U地形类弃渣场的侵蚀模数明显减小,平台类弃渣场侵蚀模数则较为稳定;2014年各类型弃渣场侵蚀模数急剧减小,说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控制弃渣场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施工结束后,大多数弃渣场侵蚀强度降为微度侵蚀,低于容许值。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预防控制地下水污染的综合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以下简称"保土耕作措施")以保土、保水、保肥为主要目的,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水土保持农业措施之一。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在考虑保土耕作措施对控制耕地土壤侵蚀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保土耕作措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建议严格控制保土耕作区农作物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开展区域性水质动态监测,提升保土耕作区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开展宣传教育,科学开展保土耕作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