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基于SIRMOD模型的畦灌入渗参数估算及灌溉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土壤入渗参数是地面灌溉中制定灌溉制度、评价灌水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现有估算方法存在计算工作量较大、精度不高的现状,根据田间实测资料,利用SIRMOD模型,对小麦畦灌条件下田间土壤入渗参数进行了估算。与用Maheshwari法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差异均在2.0%以内。根据估算的土壤入渗参数,应用SIRMOD模型进行了多组合灌溉模拟,在保证灌水质量较高的条件下,得出了在不同亏缺水量时的适宜灌水量和灌水流量,通过田间实例验证表明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大型节水改造灌区植物种类多样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节水改造工程对植被物种多样性产生的影响,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典型节水改造区--河套灌区杨家河干渠衬砌与不衬砌渠道的周边植被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未衬砌渠道和砌衬渠道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693和2.116,均匀度指数为0.613和0.529,未衬砌渠道均高于衬砌渠道;2)土壤水盐因子与植被多样性的灰色关联识别顺序为:θ20~40cm>θ40~60cm>pH0~20cm>pH40~60cm>pH20~40cm>EC0~20cm>EC20~40cm>θ0~20cm>EC40~60cm,即土壤含水率是决定研究区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3)未衬砌渠道周边植被生长状况明显优于衬砌渠道.生长环境的改变会导致部分草本植物退化,而对乔木、灌木的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河套灌区ET0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提出适合内蒙古河套灌区ET0计算方法,该文根据实测田间微气象资料,分别对5种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计算方法(FAO56Penman-Monteith,Priestley-Taylor、FAO Penman、Hargreaves-Samani、Irmark-Allen拟合)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价各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AO Penman法的计算结果与FAO56 Penman-Monteith计算结果最为接近,其平均绝对误差与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3mm/d,12.50%;其他方法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正负偏差。其中,在整个计算时段内,Irmark-Allen拟合法与Hargreaves-Samani法计算值与Penman-Monteith计算结果偏差较大,不适于在此地区气候条件下使用。FAO Penman法与FAO56 Penman-Monteith法基本相同,适用于大多数气候条件;Hargreaves-Samani法适用于在温差较小地区计算ET0;Irmark-Allen法与Priestley-Taylor法适用于在相对湿度较大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4.
连续小波变换在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MHF(墨西哥帽函数)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杭锦后旗夏季气温及降水的时间-频率的多层次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锦后旗夏季气温及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且降水变化较气温更复杂;杭锦后旗夏季平均气温变化以12年周期振动最强,而降水变化则以4年周期振动最强。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河套灌区耕地与荒地间水盐补排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耕地与荒地间水盐补排关系与水盐运移规律,利用水盐平衡原理,对灌区内耕地间隙分布的荒地进行水分和盐分运移平衡研究。研究显示,耕地盐分部分向荒地迁移,荒地对灌区盐分分布具有调节作用。耕地每年平均有28.1%的灌溉水浸入荒地,荒地每年积盐268.5 g/m2,为灌溉水盐分的38.3%。研究为灌区水盐科学及区域水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套灌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杉木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选择杉木作为快速生长和高产林的树种可以更好地补偿我国对木材的需求。乐业县国营同乐林场百龙分场种植了大量的杉木,还建立了杉木科技示范林示范区。近年来,林场中杉木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林场越来越重视杉木种植的快速高产林业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广西百色乐业县国营同乐林场百龙分场的杉木连栽技术与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夏玉米套种是河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模式,且研究区处于浅地下水位地区,地下水与作物根层土壤水交换频繁。针对这种河套灌区典型种植模式以及浅地下水的独特情况,基于SPAC系统,应用水动力学理论定量分析计算作物生长季大气水、灌溉水、土壤水、地下水和作物水的相互转化关系,确定“5水”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和量化关系。由于河套灌区独特情况,传统的土层静态切割法不符合实际,故应用水量平衡方法时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有助于灌溉过程中的分析与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出适合内蒙古河套灌区ETO计算方法,该文根据实测田间微气象资料,分别对5种参考作物腾发量(ETO)的计算方法(FAO56Penman-Monteith,Priestley-Taylor、FAO Penman、Hargreaves-Samani、Irmark-Allen拟合)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价各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AOPenman法的计算结果与FAO56 Penman-Monteith计算结果最为接近,其平均绝对误差与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3 mm/d,12.50%;其他方法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正负偏差.其中,在整个计算时段内,Irmark-Allen拟合法与Hargeaves-Samani 法计算值与Penman-Monteith计算结果偏差较大,不适于在此地区气候条件下使用.FAO Penmaa法与FAO56 Penman-Montcith法基本相同,适用于大多数气候条件;Hargreaves-Samani法适用于在温差较小地区计算ETO;Irmark-Allcn法与PriestIcy-Taylor法适用于在相对湿度较大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河套灌区荒地水盐运移规律模拟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该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展开荒地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分析荒地土壤水盐的运移机理,利用HYDRUS-1D模型对荒地土壤水盐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模拟。荒地做为灌区盐分的贮存地,成为灌区水盐平衡的重要调节因素,荒地水盐动态研究对于干旱灌区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强蒸发是荒地水盐运移的原动力,5 cm土层EC值上升了66.10%,20 cm土层EC值上升了63.89%。荒地在作物生育期是积盐的过程,在秋浇期是流失盐分的过程。经检验,HYDRUS-1D模型对盐渍化地区荒地水盐在垂直方向运移的模拟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区域水盐管理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背景展开荒地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分析荒地土壤水盐的运移机理,利用HYDRUS-1D模型对荒地土壤水盐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模拟。荒地做为灌区盐分的贮存地,成为灌区水盐平衡的重要调节因素,荒地水盐动态研究对于干旱灌区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强蒸发是荒地水盐运移的原动力,5 cm土层EC值上升了66.10%,20 cm土层EC值上升了63.89%。荒地在作物生育期是积盐的过程,在秋浇期是流失盐分的过程。经检验,HYDRUS-1D模型对盐渍化地区荒地水盐在垂直方向运移的模拟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区域水盐管理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