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犏牛是牦牛与普通黄牛杂交的一代牛,其体格高大、适应性好、生产力高,深受高原地区农牧民欢迎。国内外生产犏牛的历史悠久,但文献报导,由于属间隔离机制导致繁殖成活率低。我国民间也有牦牛当年怀犊来年必然空怀的传说,严重影响犏牛数量的增长。为此,我场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场一分场1983年时一群基础母牛153头产犏犊120头,繁殖成活率75.8%;1984年有基础母牛145头,产犏犊119头,繁殖成活率77.9%,两年平均繁殖成活率77.1%,较全场历年牦牛  相似文献   
2.
9·芙×7·湘正反交一代杂交种,孵化齐一,眼起发育齐一,体质强壮、抗逆性强、上簇齐一、茧层率较高,适合我省粤北山区气候饲养。1993年秋繁我场试制该品种取得成功后,已在我县供种范围普及推广,深受广大蚕农欢迎。为满足广大蚕农需要,我场自1994年始,调整了繁育品种结构,1995—1996年该品种占我场繁育种量的90%以上。多年  相似文献   
3.
4.
一、概况 (一)生境概况:我场是一个较大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地形为缓坡滩地和山地,海拔2500~3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0.2℃,最高30.1℃、最低-33.1℃,四季不分明,仅有冷暖两季;年平均降水量356.6毫米;年日照2803.9小时;无霜期平均103夫(74~166天)。土壤为黑钙土和栗钙土。草原属中等类型的山地草原草场。优势牧草为禾本科和莎草科。  相似文献   
5.
苹果梨果皮衰老及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贮藏过程中,苹果梨果皮酚类物质含量降低,褐变程度加深。果皮失水及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组织膜透性增大及区域化分布破坏是褐变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 兰州军区军马总场10场8连4班一母牦牛1985年4月中旬一胎生三头牦犊(两公一母),毛均黑色,初生重分别为8,5、9、10公斤,(正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抱子虫寄生家蚕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传染性蚕病,病原抱子可被蚕食下感染并能经卵胚种传染子代,均被各养蚕国家列为蚕种强制性检  相似文献   
8.
文冠果的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为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但是文冠果的栽培仅有10余年的历史,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缺乏科学的选育工作,目前栽培的植株都是天然杂交种,遗传性很不稳定,树势和产量相差悬殊。为给文冠果育种工作提供有关细胞学方面的基础资料,我们从1979年开始对文冠果染色体组型(目前尚属空白)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得结果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用文冠果花蕾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大林文冠果林场。树龄10年生。试验用文  相似文献   
9.
L×OT和OT×L的新型百合离体授粉杂交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麝香百合系L型"新铁炮"和OT型"黄色风暴"百合植株的子房、花药为材料,在离体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授粉方式进行L×OT和OT×L的组间杂交,期望获得兼有父母本优良特点的百合杂交种.其研究结果,获最佳的材料灭菌方法为先用酒精消毒0.5 min再用升汞消毒6 min;采用切割子房授粉的方式可获得较高的子房膨大率;筛选出MS+0.02 mg/L NAA的培养基为杂交种子最佳培养基,其所含的蔗糖浓度为6 %.  相似文献   
10.
牦牛是高山草原上特有的畜种,自古以来它就是其分布地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我国约有牦牛1231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85%,占我国总牛数的古。由于过去牦牛分布地区的科学技术落后,因此牦牛的繁殖特性研究报道较少。一般认为牦牛繁殖力低,二年一胎或三年二胎,繁殖成活率40%左右。为了进一步了解牦牛繁殖规律和性能,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