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选择优良母猪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适时选择母猪。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销往大中城市的猪场,宜选择大长、长大等二元母猪。选择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较差。奶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保持正常体况的母猪...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土壤供肥和冬小麦养分吸收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研究施肥对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土壤供应氮、磷和作物吸收及其产量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表明,与施肥前土壤相比,150kg/hm^2以上的施磷量明显提高了冬小麦整个生育期的土壤速效磷水平,而各施肥处理在小麦拔节后即没有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水平的效果。和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明显提高了冬小麦各生育期土壤的有效氮、磷含量,使冬小麦中期吸氮高峰进一步加强,使小麦灌浆中期-成熟阶段增加1个磷素吸收高峰(不施肥处理仅孕穗至灌浆初期一个吸磷高峰)。相关分析表明,施肥量-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养分吸收量-作物产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适合榆林市地被植物综合评价体系模型,构建了生长特性、观赏特性和应用特性等3个方面约束层,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系统调查了榆林市优势地被植物资源。结果表明:(1)约束层权重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长特性、观赏特性、应用特性;(2)标准层权重值排名前5位的为绿期、花观赏性、抗逆性、覆地能力、叶观赏性;(3)榆林市优势地被植物Ⅱ级以上共计56种,占34.78%,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用数据客观地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IC卡技术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个沟通社区内部住户与住户、住户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实现以家庭智能化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二十一世纪风范的智能化社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甜玉米鲜果穗水分及糖分含量,探讨甜玉米适采期及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甜玉米的适采期为授粉后18~21d,包装方式和贮藏温度对鲜棒采后品质影响很大,最好采用真空包装后低温贮藏,以延长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类型、数量、用途及其利用现状,确定该区资源植物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采用东、中、西3条线路,经过3个阶段,历时21 d,行程5000多公里,对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进行综合考察,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论证,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毛乌素沙地资源植物开发利用途径与保护措施。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较为丰富,按主要用途将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分为4类,即食用资源植物、药用资源植物、工业用资源植物和防护与观赏资源植物。食用资源植物共有8类82科229属320种,其中野生饲料植物类种数最多,为106种,其次为野菜植物类,为74种,蛋白类植物类最少,为11种;药用资源植物共有4类54科178属281种,其中中草药类的科、属、种数最多,分别为36,163和251,其次为植物农药类,分别为9,7,14;工业用资源植物共有4类32科112属200种,其种间数量分布比较均衡;防护与观赏资源植物共有4类43科169属232种,其中野生花卉植物类和防风固沙植物类的科、属、种数均较多。提出了加强资源植物调查及资源植物利用基础与技术研究、重视引种驯化和栽培工作、协调好资源植物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毛乌素沙区资源植物自然保护区和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毛乌素沙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统计,毛乌素沙地野生观赏植物共有83科、170属、499种(含变种)。引种试验表明,一些野生观赏植物或形态各异,迎霜傲雪;或花色艳丽,五彩缤纷,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尤其是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风沙,适宜在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下推广种植。本文对沙区可用于城镇绿化的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16等种主要野生观赏植物进行了比较详细地论述,并提出了可行性利用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图书藏匿现象进行分析,对图书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提出了解决措施,对信息共享时代下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的旱地红壤水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膜法测定土壤水吸力在1~1500 k Pa条件下的旱地红壤含水量变化,绘制出完整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运用van Genuchte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出旱地红壤中不同类型水分的含量,借助相关分析探讨了土壤团聚结构、土壤有机质、铁铝氧化物与黏粒等土壤理化性质与旱地红壤中各类型水分常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期配施有机肥的旱地红壤水分含量均随着土壤水吸力(0~1500 k Pa)的增加呈现出"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基本平稳"的变化趋势;配施有机肥虽然可显著提高旱地红壤中的饱和含水量,但同时也使旱地红壤中的多余水显著提高,且可显著降低全有效水占饱和含水量的比例。相关分析表明,旱地红壤游离氧化铝、有机质分别与正常生育有效水、速效水及全有效水呈显著正、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意味着旱地红壤中游离氧化铝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越低,越利于旱地红壤中有效水量的提高,但背离了"有机质增加可以提高土壤供水能力"的这一通识。因此,有必要明确并区分铁铝(氢)氧化物与有机质在红壤团聚结构的形成及土壤保水功效调控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进而为旱地红壤水分的有效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