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89篇
  50篇
综合类   512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209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槲寄生醇提物制成凝胶骨架片。以槲寄生总碱释放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骨架材料、辅料及用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处方为:羟丙甲纤维素粘度为K4M,乳糖用量为6%,乙醇浓度为70%。该处方在12h时累积释放度达到90%以上,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且释放速度稳定。  相似文献   
2.
林业种植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保护好林业资源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林业资源的质量,促进我国林业种植业的发展。就林业种植中病虫害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业是浙江省渔业生产的主要支柱。在“七五”期间,海淡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七五”期间海淡水养殖产量比“六五”期末增加14.23万t,占省总产量的比重由1985年的24.21%提高到28.5%。再与1985年相比,“七五”期末,海水养殖面  相似文献   
4.
问:有哪几种疫病引起产蛋鸡群产蛋突然下降?答:引起产蛋突然下降的疾病很多,如鸡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的大肠杆菌、禽霍乱等。问:对产蛋下降的鸡群,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答:造成产蛋突然下降的原因很多,在饲养管理方面有产蛋期停电、断水、各种噪音及其他导致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集约化对虾养殖中,饲料中添加昆虫蛋白0.25%、a5%与添加葡聚糖1%的对比试验,经126天养成,结果表明添加昆虫蛋白a25%组较理想,养殖对虾的每公顷产量、成活率比添加葡聚糖1%的两组,分别搞高152.5kg、115%,且在生长指标上昆虫蛋白0.25%试验组在肥满度、日增长率、日增重率分别比葡聚糖1%试验组提高4A%、67%、10.4%。说明昆虫蛋白均优于葡聚糖。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对虾养殖业朝着集约化、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的发展,对虾养殖自身对养殖周边环境的污染影响已越发严重,养殖风险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能降低这一影响和保证高密度对虾养殖成功的方法与技术支撑体系。有益微生物作为当前能有效降解、吸收、消化这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9.
在对我国13个省区的蝎子草属植物进行调查、采集、鉴定大量植物标本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和模式标本,研究了其系统发育的规律性,提出蝎子草属4种2亚种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温室控制试验,探讨生境变化对豚草生长的影响,以及与豚草入侵能力的关系;使用智能光照培养箱模拟不同海拔梯度的温度条件,探讨低温对豚草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人工去叶的方式模拟天敌昆虫采食对豚草的生物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豚草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增强了其适应不同土壤环境的能力。丛枝菌根真菌通过增加豚草的比叶面积,提高了豚草的资源获取能力,此作用在土壤有效氮含量低时更加明显,丛枝菌根真菌对豚草适应低氮生境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海拔升高导致环境温度降低,豚草幼苗的株高显著减少(P0.01),生物量在22.5~15.1℃差异显著(P0.01),15.1~9.4℃差异不显著,低温导致豚草幼苗生长缓慢,可能是限制豚草向北京周边高海拔地区扩散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去叶处理对豚草的分枝数没有显著影响。去叶显著降低了豚草的生物量(P0.05),而在对照和碳素添加(1650 g·m-2)处理中对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去叶后,剩余叶片的叶绿素测定值升高,豚草通过补偿生长增加了剩余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维持必需的光合作用。据此推测,由于豚草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8月份之前如果天敌采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则不会形成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