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6篇
  1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因地制宜发展安徽节水灌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灌溉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发展节水灌溉要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安徽省不同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5cm以上土层精确的定量样品分析以及在实验室对有效磷和有效钾进行必要的测定,研究了在长期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下土壤中磷和钾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垄作、沟种及平耕地的磷和钾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性。一般地,最上层5cm土层中的有效磷、钾含量是5~15cm土层中的3.5倍多。  相似文献   
3.
安徽砀山县域土壤有机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技术,对砀山县城内各土属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有机质水平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砀山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差异较大,最高淤土属有机质含量为1.09%,最低飞沙土属有机质含量仅为0.42%。砀山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4、5、6级占分布面积的82.59%,平均为5级。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43,与pH值呈中等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7,与土壤客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09。  相似文献   
4.
涡河是淮河流域严重污染的支流之一.对涡河干流主要污染参数NH3-N、BOD5、CODCr、TP、砷、氟化物的监测分析,表明涡河干流水污染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污染参数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由春季向秋季逐渐降低,然后又逐渐升高的“Ⅴ”字型变化规律,且在各采样断面各种污染参数季节变化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上游高、下游低,呈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的分布态势.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涡河干流水污染严重,绝大多数河段全年为V类水质,已失去或大部分失去生活饮水和生产性用水的价值.涡河流域水资源严重污染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是流域自然过程与人为活动强干扰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法颁布 10年来 ,安徽省逐步完善了水土保持法规体系 ,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普遍增强 ,开展执法试点的 2 5个县 (市、区 )共审批各类水保方案 6 84件、查处人为水土流失案件 32 9起。今后的工作思路是 ,加强领导 ,健全执法体系 ,强化监督管理 ,提高执法水平 ,推动全省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6.
7.
2014年在溧阳市开展了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效,在每667m2用量为20m L或30m L的条件下,防效与满穗相当,药后21d,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复配剂平均病指防效分别为62.0%和78.9%,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分析持续发展农业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徽省水土流失对持续农业发展的危害,探讨了水土保持与持续农业发展的关系,认为水土保持炒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是实现持续农业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36%多·咪鲜WP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采用36%多·咪鲜WP、22%油丰WP和50%多菌灵WP进行了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6%多·咪鲜WP50、60g/667m2处理的病株防效、病指防效优于其他药剂,并具一定的保产、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西大别山区是我国典型的集山区、库区、多省交界区、水土流失严重区、贫困区于一体的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危害。提出了要抓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持开发工作的机遇,编制高水准的皖西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整合资金,加快大别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依法防治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积极开展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防治技术研究,提高水土保持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