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青梅营养丰富,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水果,青梅酒风味独特,具有一定的健康功效,在东南亚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研究开发青梅酒能有效利用青梅资源,显著提高青梅的附加值,市场潜力巨大。综述青梅发酵酒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发酵菌种筛选、糖源选择、酶解工艺、降酸技术、澄清工艺等,并探讨目前对于青梅发酵酒品质的分析评价方法,以期为青梅酒发酵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个品种嘉宝果叶提取物的酚类成分和生物活性,为嘉宝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大红钻、保利斯塔和乔尼尔3个嘉宝果品种的叶片提取物总酚和黄酮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UPLC-MS/MS)分析提取物的酚类成分,并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 (DPPH·)、2,2'-联氮-双 (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 (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和降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α-淀粉酶抑制活性),对总酚含量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3个品种嘉宝果叶提取物的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458.78~535.51 mg GAE/g和99.46~233.42 mg RE/g,总酚含量以乔尼尔最高,黄酮则以大红钻最高。大红钻和保利斯塔叶片的酚类成分以没食子酸、鞣花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较高,乔尼尔则以没食子酸、鞣花酸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较高。乔尼尔叶提取物的DPPH·和ABTS+清除能力最强,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8.48和77.02 μg/mL,其总抗氧化能力也最强,为0.922 mmol/g; O2-·清除能力、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则以保利斯塔最强, IC50分别为0.893 mg/mL、 14.96 μg/mL和57.42 μg/mL。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酚含量与DPPH·、 ABTS+和O2-·清除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降糖活性相关性不显著 (P>0.05)。【结论】 3个品种嘉宝果叶提取物的酚类含量和成分存在差异,乔尼尔的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降糖活性则以保利斯塔最强,但均是开发抗氧化和降血糖健康产品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3.
探究番石榴不同成熟期果实香气组成,旨在为番石榴果实适时采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蜜、珍珠、本地、西瓜、红宝石5个番石榴品种始熟期、成熟期及完熟期的果实进行香气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水蜜始熟果、成熟果、完熟果中分别鉴定出19、12、8种化合物,珍珠鉴定出22、11、5种化合物,本地鉴定出14、11、11种化合物,西瓜鉴定出17、11、5种化合物,红宝石鉴定出21、19、12种化合物.各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种类均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始熟果均以萜烯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77.13%~94.85%,红宝石含量最高;完熟果均以醛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82.56%~96.79%,珍珠含量最高.从始熟期至成熟期,白肉型品种(水蜜、珍珠、本地)的果实醛类物质含量大幅增加,萜烯类含量急剧下降;红肉型品种(西瓜、红宝石)的果实萜类、醛类含量变化趋势较缓.各品种始熟果中萜烯类物质均由单萜类和倍半萜类组成,倍半萜类种类较丰富,白肉型品种始熟果中倍半萜类物质总含量远高于单萜类,红肉型两者差异不大;始熟果的单萜类主成分为β-罗勒烯,倍半萜类主成分为石竹烯,白肉型品种石竹烯含量高于β-罗勒烯,红肉型品种反之.完熟果中醛类物质主要成分为己醛或3-己烯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品种和生长期嘉宝果叶片酚类及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组成,分别通过比色法、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沙巴、四季早生、福冈等9个品种嘉宝果老/嫩叶的总酚、总黄酮、精油含量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沙巴嫩叶的总酚含量(31.87%)最高;阿根廷嫩叶总黄酮含量(24.81%)最高;沙巴老叶精油含量(2.78‰)最高,其次为沙巴嫩叶(2.42‰)。老叶中相对含量在0.05%以上的挥发性化合物有31~44种,均以萜类为主;嫩叶中相对含量在0.05%以上的化合物有28~40种,同样以萜类为主。除沙巴、阿根廷、大红钻老/嫩叶和福冈老叶外,其余老/嫩叶均以倍半萜为优势成分。沙巴老叶主要成分为α-蒎烯、桉叶油醇;沙巴嫩叶为β-蒎烯和α-蒎烯;阿根廷老/嫩叶、大红钻嫩叶和白艾斯老叶为β-蒎烯;福冈老/嫩叶为β-石竹烯;四季早生、大巨红晶、艾斯卡老/嫩叶为β-胡椒烯;乔尼尔老/嫩叶为β-石竹烯、β-胡椒烯。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萜含氧衍生物、α-蒎烯、单萜烯、β-蒎烯、α-芹子烯是导致不同品种间嘉宝果老叶香气差异的主要物质;倍半萜烯、单萜烯、β-蒎烯、α-蒎烯、β-石竹烯是导致不同品种间嘉宝果嫩叶香气差异的主要物质。综上,沙巴嫩叶总酚含量最高,精油含量较高,活性挥发性物质蒎烯(α-蒎烯+β-蒎烯)相对含量高达62.41%,在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在医药领域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对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进行微生物转化,以期获得一种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的方法.以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简称T-AOC)提高率为指标,研究菌种类型、底物浓度和转化时间对微生物转化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底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经过黑曲霉转化后,T-AOC提高最明显,底物浓度、转化时间对转化效果的影响显著,最佳底物浓度为1.0 mg/mL,最佳转化时间为2 d.在最佳转化条件下,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的T-AOC由0.506 mmol/L提高至0.818 mmol/L,而多酚含量由0.686 mg/mL下降至0.463 mg/mL.HPLC分析发现,黑曲霉转化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后产生了新的强极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以嘉宝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工艺,并测定提取物清除·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时间50 min、温度70℃、料液比1 g:50 mL,此条件下嘉宝果果皮多酚的提取率可达10.10%.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果皮提取物对·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506、0.052、0.437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IC50值分别为0.003、1.348 mg/mL,说明嘉宝果果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体外降糖活性,可作为功能活性成分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MS)鉴定福建省6个香牙蕉品种(品系)在不同后熟时间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法评价香牙蕉的香气特征。结果表明:6个香牙蕉品种(品系)在后熟过程中共检测到36种挥发性风味成分;成熟度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成熟度升高,醛类成分相对含量先升高后持续下降,酯类成分在后熟第7 d时检出并持续升高,后熟至第10 d时为86.02%~92.32%;(E)-2-壬烯醛、反-2-,顺-6-壬二烯醛、正己醛、2-正戊基呋喃、反-2-己烯醛是青香蕉中的关键香气成分,丁酸异戊酯、1-甲基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是黄香蕉中的关键香气成分;醇类、酮类成分相对含量较低且对香牙蕉整体香气无影响。探析福建省香牙蕉挥发性风味成分特点,补充了青香蕉风味成分数据库,为香牙蕉育种、贮藏保鲜及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