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家庭是社会基本构成单位,婚姻关系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群体的婚姻问题却表现得愈发严重,这不仅加剧了家庭贫困甚至影响下一代。基于上述社会现实,从理论上剖析了贫困对婚姻稳定的影响机制,并用来自江苏省5个精准扶贫试点县的258户年轻夫妻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对于大多数贫困家庭,虽然年轻夫妻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消费较少,降低了婚姻中的幸福感,但生活中的相互陪伴增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费匮乏对婚姻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家中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成员的贫困家庭,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照料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虽然这不会对年轻夫妻相处的时间造成太大影响,但会显著降低他们消费,从而降低婚姻幸福。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贫困户的婚姻往往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未来扶贫方面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从普惠性政策向针对个体所需技能等有利于维持家庭中夫妻和子女间长期可持续关系层面入手,从物质支持转向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选用CC2431处理器作为系统的微处理器,搭配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ZigBee传输协议,开发了一种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PC客户端可实时显示黄桃的气象数据,包括空气温度、土壤湿度等数据,同时该系统可传入外部试验数据,便于用户操作分析处理.案例分析表明:该软硬件系统在数据获取以及数据处理上表现出极大的便...  相似文献   
3.
科研诚信建设是《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重要指示。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推动农业科技良性发展,农业科研院所有必要建立并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平台,从而实现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为此,在分析农业科研院所科研诚信管理平台创建需求的基础上,对科研诚信管理平台的相关建设方案和保障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实现高效、规范、透明、实时的农业科研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目前农业生产中阀门的传统现场控制方式与引入农业物联网技术后远程控制方式的结合问题,研发了一种远近一体的农用电磁阀控制系统.该系统引入Wi-Fi技术将阀门控制器接入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同时为适应农业生产人员的使用习惯并作为远程控制方式的备份,还实现了近场控制功能.近场控制使用工业触摸屏取代传统的物理按钮或开关.工业...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大丽轮枝菌的致病机制,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丽轮枝菌菌系为材料,研究其对拟南芥的侵染过程和诱导拟南芥产生的防御反应。结果表明,大丽轮枝菌能侵染拟南芥,接菌6h后,分生孢子吸附在根表面,2~3 d到达皮层,9 d到达维管束,随后迅速扩展,接菌后11 d完成系统侵染,产生黄萎病症状。大丽轮枝菌在侵染过程中,能诱导拟南芥胼胝质、活性氧的产生和防御酶活性升高,植物产生的防御反应特征明显。本研究结果为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上海当前草莓产业发展的特点呈现为种植面积趋于稳定,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也起伏不大,但单位面积产值在不断升高,品种在不断更新,一定程度的规模化、品牌化以及与休闲农业紧密结合等特点。然而,上海草莓产业发展还存在受气候和病虫害影响大、品种单一、种性退化、规模化经营困难、劳动生产率低、安全质量监管难、科技研发能力薄弱等一些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7.
上海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建设主线,当代农耕文化的复兴是乡村振兴极其重要的部分。通过梳理上海近代以来农耕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不同时期农耕文化背后的经济、政治背景,归纳整理出上海地区历史上部分重要民俗节庆。研究发现:上海近代以来农耕文化的流变可分为江南农耕文化传承期、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并行与耦合期、农耕文化的式微期、农耕文化的复兴与转型期等四个阶段,其流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总体上体现为农耕社会-半农耕半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过程。上海农耕文化的流变始终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它既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不同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不同。为了比较不同棉花品种对黄萎病菌的免疫反应程度与抗黄萎病水平间的关系,利用4×106CFU·m L~(-1)的大丽轮枝菌孢子悬浮液处理6个不同棉花品种的根系,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大丽轮枝菌后,棉花植株的根、下胚轴、叶等器官中大丽轮枝菌的生物量随品种抗病性的增强而减少,根部木质素、叶片胼胝质含量随抗病性的增强而增多,L-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升高幅度随抗病性的增强而增大。由此可见,大丽轮枝菌侵染棉花后,植株的免疫反应程度越强其抗病性越强。本研究结果为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农业灌溉用水浪费、耗人力、物力等问题,设计研发一套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上海农场智能灌溉项目,利用Java Script、C#、HTML5等技术作为平台开发基础,通过LORA网关+蓝牙技术,实现平台对灌溉设备的精准远程控制、数据监控、多平台交互控制等功能。结果表明,节水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