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有机物料对污染土壤上水稻重金属吸收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利强  尹斌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2013,45(2):227-232
采用重金属污染水稻土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施用有机碳源、菜籽饼和猪粪对不同水稻(汕优63,简称“SY63”;中浙优1号,简称“ZZY1”)重金属吸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ZZY1具有一定的耐性,相同处理时ZZY1糙米、砻糠、秸秆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SY63品种,糙米中Cd含量较SY63低57.5% ~ 83.8%,Cu含量低37.8% ~ 69.1%,Zn含量低0.88% ~ 31.7%,食物链风险较SY63品种低.3种有机物料中,施用菜籽饼使两水稻品种糙米中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施用菜籽饼使SY63糙米中Cd、Cu和Zn含量降低73.5%、52.6%和32.1%,ZZY1糙米Cd含量降低30.5%.在供试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可选择具有一定重金属耐性的水稻品种ZZY1进行粮食生产,同时施用适量的菜籽饼以增强其抵御重金属毒害的能力,降低糙米中Cd、Cu和Zn含量及其食物链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林静  杨万勤  张健  简毅  王奥  周利强 《土壤学报》2009,46(4):736-740
滴滴涕(DDTs)曾作为杀虫剂被广泛使用,对土壤造成很大的污染,已成为土壤中主要化学污染负荷的重要组成之一[1]。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DDTs到停止生产和大规模使用DDTs的30多年间,累计使用量40多万t,占国际用量的20%[2]。目前国内外有关土壤DDTs残留污染的研究报道不计其数[3~6],对于指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我国地域辽阔、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已有的土壤中OCPs残留和迁移特征的研究还不能满足我国农业清洁生产的需要。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位于长江上游,是典型的丘陵平原过渡区,不仅是人口稠密区,而且具有长期的农耕历史,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农药和化肥等的施用可能对该  相似文献   
3.
周利强  吴龙华  骆永明  尹斌 《土壤》2013,45(3):506-512
采用重金属污染水稻土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施用有机碳源、菜籽饼和猪粪对低积累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始穗期重金属积累以及根、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量有机碳源不利于水稻生长,根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施用菜籽饼和猪粪,水稻生物量显著增加,根和秸秆Zn、Cd浓度较对照处理显著降低.菜籽饼处理水稻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而猪粪处理从始穗期开始水稻衰老进程加快.与对照处理相比,施菜籽饼水稻生物量增加14.0%~49.2%,根和剑叶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15.6% ~ 31.3%和15.3% ~ 51.8%,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40.9%~79.8%和9.0% ~ 143.8%,根和秸秆Zn浓度降低19.1% ~ 26.4%和10.1%~26.1%,Cd浓度降低32.7% ~ 58.8%和16.8%~62.1%;施用猪粪水稻生物量增加10.8%~16.7%,根和剑叶丙二醛(MDA)含量升高53.1% ~ 59.4%和18.5% ~ 44.9%,根和秸秆Zn浓度降低29.7%~42.6%和15.2%~52.9%,Cd浓度降低22.5%~44.0%和12.1%~ 64.5%.  相似文献   
4.
四川丘陵平原区代表性植物的农药残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静  杨万勤  张健  简毅  王奥  周利强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100-4108
 【目的】研究丘陵平原区主要植物的农药含量,揭示区内植物农药残留特征,初步筛选吸收农药能力较强的植物和农药含量较少的植物,为该区农林业生产布局及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前期调查和区内土壤中农药残留状况,确定93个样点,采集215个植物样品,植物种类43个,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农药含量,分析农药残留特性,筛选农药含量高和含量低的植物。【结果】有机氯农药(OCP)含量高的植物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149.30μg?kg-1)、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112.99μg?kg-1)、蕉芋(Canna edulis)(88.18μg?kg-1)、甘薯(Ipomoea batatas)(75.90μg?kg-1)和乌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999.43μg?kg-1);含量低的植物有榕树(Firmiana simplex)(5.91μg?kg-1)、南瓜(Cucurbita moschata)(1.60μg?kg-1)和柚(Citrus grandis)(1.44μg?kg-1);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和三叶草(Medicago sativa)未检测出OCPs。所有植物样品中有机磷农药(OPP)残留量都比较低,只在巨桉(Eucalyptus grandis)(31.22μg?kg-1)、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nobcides)(6.45μg?kg-1)、黄花蒿(Artemisia annua)(43.23μg?kg-1)、甘薯(1.70μg?kg-1)、叶芽南芥(Apium graveolens)(22.90μg?kg-1)、大豆(Glycine max Merr)(49.57μg?kg-1)和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4.95μg?kg-1)中被检测出。【结论】农药残留量高的蕉芋、乌泡、山茶和小叶榕可能是很好的富集植物,紫云英、三叶草和血皮菜(Gynura pseudochinabicolor)可能为很好的排异植物。  相似文献   
5.
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土壤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解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土壤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岷江下游(五通桥段)103个土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全部样品中六六六(HCH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500 μg·kg-1),大部分样品中滴滴涕(DDT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有机磷农药(OPPs)杀螟硫磷(60.40%)和溴硫磷(55.45%)超标率较高,重金属Cd的地积累指数高达2.79.有机氯农药(OCPs)禁用20 a后在区内的降解程度较高,OPPs在土壤中的大最残留是由于农药的无序使用,外源输入是导致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区内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范围广,复合污染较严重,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土壤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岷江下游(五通桥段)103个土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全部样品中六六六(HcH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500μg·kg-1),大部分样品中滴滴涕(DDT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有机磷农药(OPPs)杀螟硫磷(60.40%)和溴硫磷(55.45%)超标率较高,重金属cd的地积累指数高达2.79。有机氯农药(OCPs)禁用20a后在区内的降解程度较高,OPPs在土壤中的大量残留是由于农药的无序使用,外源输入是导致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区内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范围广,复合污染较严重,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在四川盆地典型Cd污染冲积土和紫色土上的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对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Cd浓度梯度(0、0.3、1.0、2.0 mg/kg)的光合响应和生物生产量。Cd处理显著降低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增加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增加凋落叶生物量,降低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但是,Cd处理对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特征、光合生理指标和生物量生产并无明显差异。尽管同一生长基质上不同Cd处理间杨树光合生理指标与生物量生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生理和生长特征均显著低于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这些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内,Cd污染并不对杨树生长构成较大威胁,而生长土壤基质的选择可能对杨树的栽培更为重要。这为Cd污染土壤区域城市森林建设和速生丰产林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丘陵平原过渡区土壤农药残留特征,为其农业生产布局及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五通桥区为例,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丘陵平原过渡区103个样点的土壤样品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10种有机磷农药(OPPs)残留量,利用地统计方法和GIS技术,评价研究区域内的土壤农药残留空间分布特征。【结果】94%的样品中HCH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50~500 μg•kg-1),70%的样品中DDTs含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50 μg•kg-1)。10种OPPs中杀螟硫磷和溴硫磷超标率最高,检出率分别达到60.40%和55.45%。【结论】区内HCHs和DDTs残留不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安全,OPPs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同功能区、自然乡镇农药残留分布差异较大,岷江两岸以及丘陵/河流冲积平原区之间农药残留分布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
开展地块后期管理是保障人居安全及彻底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环。针对污染地块调查与风险评估、修复与风险管控、效果评估各阶段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修复后地块存在污染物浓度反弹和风险管控措施失效等可能风险,有必要开展污染地块修复和风险管控后期管理研究。为此,基于欧美国家污染地块管理经验,综合考虑我国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要求,确定了需开展后期管理的地块类型,分析了后期管理过程中长期监测、运行维护、制度控制及回顾性评估4种措施的重要作用,初步构建了污染地块修复和风险管控后期管理框架体系,明确了长期监测对象与目的、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与周期,运行维护内容,制度控制措施,回顾性评估要求及后期管理的终止条件。实施后期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重要体现,将为污染地块修复和风险管控后的安全再利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