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子渡水电站采用长引水系统一洞三机供水方式,由岸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阻抗式调压井、压力钢管等组成。该引水系统线路长、建筑物复杂、洞室围岩稳定性较差。经过精心设计和合理的施工组织,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在施工中采用全断面液压针梁式钢模台车、反井钻、热墩粗等强直螺纹接头连接钢筋等施工技术和方法,确保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洞室的稳定,并成功实现了按期发电目标。  相似文献   
2.
银杏为我国珍贵的经济林树种,传统的栽培模式造成银杏生长缓慢、结实晚、产量低。通过对银杏良种和园地的选择,以及在栽植方法、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人工辅助授粉、疏果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上的改进,使银杏能够提早结果,并提高了银杏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以往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及易陷于局部极小值等问题,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建立PSO-BP神经网络,预测参考作物蒸腾量ET0。以西安地区的相关资料为基础,设计9种影响因子组合方案,利用PSO-BP网络模型进行ET0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运算速度快,预测精度较高;对比分析9种方案的预测结果发现,方案7为最优,该方案只需选用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四项影响因子,即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参考作物蒸腾量预测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阐述了豫西丘陵浅山区的特点和豫西林果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豫西丘陵浅山区地理环境特点,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同时对适宜区域栽植果树品种的更新换代技术、新建园与老果园提质增效示范园建设和速产丰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林业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途径,能够更好的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通过具体论述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提升林业生态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周威  邓松 《作物研究》2019,(4):322-323
两优121是两系不育系1892S与自选优质恢复系H121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其在汨罗种植表现出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生育期适宜等特点.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树龄国槐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国槐衰老程度对光合作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周公庙不同年龄阶段国槐叶片为材料,测定光合指标、MDA、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SOD、POD、CAT的活性。结果表明,随树龄增长,CAT活性、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下降,POD活性先降后升,MDA含量逐渐增长,20a国槐的SOD活性最大。国槐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树龄增长而减小,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对不同年龄阶段国槐进行光响应曲线拟合,光饱和点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树龄20a120a800a。可见随树龄增长,衰老程度越严重,800a的国槐衰老明显。  相似文献   
8.
湘西州1960—2017年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威  王亚  方韵  邵剑光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4):128-134
为掌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湘西州气候变化特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方法]本研究以湘西州8个县(市)气象台站1960—2017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及古丈国家农业气象一级观测站的观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滑动平均、线性拟合、M-K检验、小波分析等,研究1960—2017年湘西州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结论]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升温趋势明显,1960—2017年升温0.81℃;气温的年代际变化明显,21世纪后气温明显上升;冬季、春季升温突出,夏季升温不明显;年降水量无显著趋势变化,年际波动较大;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水稻、油菜生育期明显缩短,产量下降。[结果]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布局、作物生长、产量品质等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阐明渭河沿岸区2块不同年龄毛白杨人工林根呼吸特征及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014年5-10月,利用Li-6400设备结合挖壕法测定退耕还林后40年毛白杨人工林(样地Ⅰ)及退耕5 a毛白杨与84K杨混交林(样地Ⅱ)的生长季根呼吸速率动态变化与地下10 cm处土壤温湿度。结果表明,2块样地的生长季根呼吸速率变化具有明显的月动态,月均值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样地Ⅰ与样地Ⅱ的根呼吸生长季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64%、25.26%,根呼吸速率月均变化范围分别为0.48~1.44 μmol/(m2·s)、0.38~1.18 μmol/(m2·s),生长季均值分别为0.87、0.79 μmol/(m2·s);样地Ⅰ与样地Ⅱ的根呼吸速率与其对应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地下10 cm处的Q10值分别为4.22和4.45,样地Ⅰ根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样地Ⅱ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影响2块样地的根呼吸速率的最主要因子是土壤温度,样地Ⅰ根呼吸速率的温度敏感性小于样地Ⅱ。  相似文献   
10.
结合传统的路线法、小样方法与固定样地法调查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鼓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640种,隶属136科544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种,隶属14科17属;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618种,隶 属120科525属。640种药用植物中包括4种海南特有种植物,8种濒危珍惜、国家级保护植物。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在植物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贡甲、海南大风子、赤楠蒲桃等在铜鼓岭保护区的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其中海南大风子是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但在铜鼓岭保护区内却是优势物种,这是铜鼓岭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