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冻融循环下冷冻非发酵面团品质的变化及机理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为了探讨储运销售过程引起的冻融循环对冷冻非发酵面团品质的影响,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LF-NMR)、质构仪与流变仪等对样品面团水分与蛋白质组分、质构与流变特性进行测定,研究冻融循环下冷冻非发酵面团品质变化。结果表明:5次冻融交替中,失水率显著上升,达至3.14%;总水分中半结合水含量在 F1后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冻融循环过程中,半结合水不断散失;至第5次冻融时,醇溶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谷蛋白与谷蛋白大分子聚合物(GMP)含量至第4次冻融后均显著下降(P<0.05),分别降至2.26%与0.70%;生面坯剪切力显著上升,强韧性则与之相反;熟面坯硬度呈上升再下降趋势,黏性基本呈上升,弹性呈下降趋势;弹性模量G'与黏性模量G'均呈下降趋势,且在第4次时,tanδ(tanδ=G'/G')至最大,表明G'的变化程度比G'大。由此可见,冻融循环致使冷冻非发酵面团品质有所下降。总而言之,冻融循环对冷冻非发酵面团的品质下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影响油菜籽饼粕中硫代葡萄糖苷在黑芥子酶作用下定向转化为异硫氰酸酯的因素,确定最佳酶解条件,探索外加黑芥子酶对硫代葡萄糖苷降解产物组分和含量的影响,为油菜籽饼粕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方法】测定4种反应体系中黑芥子酶活性,确定酶解反应缓冲体系。以油菜籽饼粕中异硫氰酸酯总量为指标,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料液比、时间、温度、pH、抗坏血酸添加量对外加黑芥子酶降解油菜籽饼粕中硫代葡萄糖苷转化为异硫氰酸酯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获得最佳酶解条件。采用二氯甲烷为提取剂,真空浓缩得到油状降解产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鉴定外加黑芥子酶和内源黑芥子酶酶解产物成分,分析产物相对含量。【结果】4种缓冲体系中,在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中测得黑芥子酶活性最高,在相同条件下,外加黑芥子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内源黑芥子酶活性;外源黑芥子酶添加量大于油菜籽饼粕量的20%,异硫氰酸酯生成量无显著增加,选择外源黑芥子酶添加量为油菜籽饼粕量的20%;正交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15,pH为6.0,反应温度为50℃,抗坏血酸添加量为0.005 mg•g-1,反应时间为1 h,异硫氰酸酯含量达到1.799 mg•g-1,是油菜籽饼粕内源黑芥子酶降解硫代葡萄糖苷生成异硫氰酸酯产物总量的7.6倍。外加黑芥子酶生成异硫氰酸酯含量显著高于内源黑芥子酶降解硫苷生成异硫氰酸酯含量,但两者异硫氰酸酯含量随反应条件变化趋势一致。GC-MS鉴定外加黑芥子酶有7种酶解产物,相对含量在产物的67%以上,含有1种腈类,2种噁唑烷酮和4种异硫氰酸酯。产物中异硫氰酸酯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丁烯基异硫氰酸酯、环戊基异硫氰酸酯和苯乙基异硫氰酸酯;其中丁烯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最高,占酶解产物总量的26.77%。腈类产物为苯丙腈;2种噁唑烷酮为致甲状腺肿素和2,1-苯丙噁唑烷酮。内源黑芥子酶降解硫代葡萄糖苷的产物中检测到4种产物且含量相对较少。【结论】外加黑芥子酶能有效增加油菜籽饼粕中异硫氰酸酯生成量,确定了油菜籽饼粕中硫代葡萄糖苷的最佳降解条件。鉴定出降解产物的主要成分,异硫氰酸酯有4种,其中丁烯基异硫氰酸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