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1.
为解决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的安全越冬问题,调查了引进的酿酒型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品种在河西走廊中段嘉峪关戈壁滩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山葡萄在嘉峪关地区可不埋土安全越冬,病害少,果实成熟充分,可酿造极富产区特色的有机利口酒。但坐果率低且易受晚霜冻害,产量低且年际间极不稳定,栽培发展的适宜性中等偏下。  相似文献   
2.
以2019年嘉峪关产区马瑟兰葡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采收期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pH、百粒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总酚、单宁、糖酸比、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等18项品质指标进行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可将马瑟兰葡萄的18项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  相似文献   
3.
西北干旱区戈壁葡萄膜下滴灌需水量和灌溉制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取得高产、实现高水分利用率及达到节水的目的,通过野外定位试验在西北干旱荒漠气候区进行葡萄覆膜与不覆膜滴灌的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第一种处理T1(240mm)比不覆膜常规滴灌CK(360mm)节水33%,生育期内浆果生长期日耗水量最大,为需水关键期。在当地气候、土壤及试验研究的栽培模式下,葡萄全生育期的灌水量是240mm;葡萄的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内灌水12次,灌水定额为10~20mm,这种滴灌与覆膜技术相结合的灌溉方法能显著提高葡萄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为西北干旱荒漠戈壁葡萄园膜下滴灌提供了一种优质高效的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4.
山葡萄品种‘双红'、‘双优'在我国西部嘉峪关戈壁滩上栽培不下架、不埋土,虽能抵御严冬和春旱,但产量很低.用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北京诚禾佳信农资公司代销的复合植物激素碧护喷施后,增产效果明显、质量提高.经分析施用碧护后增产的原因是提高了山葡萄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正>酿酒葡萄绿枝嫁接育苗,是利用抗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等抗性较强葡萄砧木,在葡萄春夏生长季节,用优良品种半木质化当年生绿枝作接穗与砧木进行嫁接繁育苗木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不仅操作技术简单,而且嫁接成苗率相对于硬枝嫁接高。据了解,在西北干旱地区开展酿酒葡萄绿枝嫁接育苗的地区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其育苗成本远高于河北和山东等地区,同时也因在嫁接技术措施的应用、田间砧穗的培养、嫁接前后田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民勤县样本农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典型调查和跟踪监测,摸清了民勤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自1999年民勤县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实施至2007年,共累计完成建设任务1.92万hm2。工程建设质量达到了国家的检查验收标准,工程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建议在工程建设中注意扶持后续产业,加大林木和林地管护力度,加强对专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7.
以酿酒葡萄为实验材料,设计2 400、3 000、3 600、4 200m3/hm2四个不同滴灌量的膜下滴灌处理和3 600m3/hm2的不覆膜处理,在每次滴灌后每隔2d取20、40、60、80cm四个不同土层的土样进行烘干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滴灌量下20~60cm土层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受自然蒸发和葡萄的蒸腾失水影响明显。在3 600m3/hm2的灌溉量下,覆膜处理下20~40cm和40~60cm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分别比不覆膜的处理高出15.60%和18.83%,说明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能更好的保持土壤质量含水率,可以节约大量灌水。  相似文献   
8.
以2019年嘉峪关产区马瑟兰葡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采收期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pH、百粒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总酚、单宁、糖酸比、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草酸等18项品质指标进行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可将马瑟兰葡萄的18项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6.01%,能够反应果实的大部分品质性状;确定2019年嘉峪关产区马瑟兰葡萄的可采收时间为9月5至17日,9月9日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