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85-12386,12390
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了九江市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产品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应着重从加强资源整合和实施品牌战略、做好"水"的文章和彰显产品特色、优化产品结构和加快产品创新等方面入手,科学开发休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发展生态旅游的背景以及生态补偿的必然性,根据湖口县的具体情况,以及鄱阳湖生态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下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势,提出了生态旅游补偿的居民利益保障制度和生态效益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孙冬英  龚双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94-4095,4098
在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湖城村"旅游区具有地缘关系密切、区位优势突出、政策环境有利、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产品互补性强的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优势条件,分析得知该地具备进行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可行性,从而提出实施政府主导、整合旅游市场、整合旅游形象、整合旅游产品、统一旅游接待管理工作质量的旅游联动开发对策,以期将鄱阳湖打造成国际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孙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30-11631,11634
从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开发核心旅游产品和旅游精品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鄱阳湖老爷庙旅游区旅游产品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孙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04-22505,22513
在分析生态旅游和城市生态旅游内涵、城市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区位和政策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和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6.
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维系良好的湖区水生态环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必将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分析了工程建设对鄱阳湖入江河段水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对湖口县产生的生态影响,并从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的确定、补偿方式的选择、补偿资金的筹集和补偿的落实、监督等方面对湖口县生态补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的榆林和靖边地区沙丘运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榆林和靖边地区总移动沙堆分别达24.433和21.147t。平均沙丘移动速率分别为4.61m和3.99m,而每月沙丘在榆林和靖边分别前进1.152m和0.997m。受影响最大的月份是6月份,接下来的是7—9月份。沙丘运动依赖于风速、沙丘高度、沙丘长度以及坡度。研究表明开垦地与沙丘方向相交时,受到极大影响,而与沙丘平行时,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进行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的土壤水蚀风险评估。综合运用RS和(31S技术以及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简称RusLE)来定量化地评估土壤侵蚀。建立了一个关于土壤侵蚀、斜坡长度/坡度、降雨侵蚀和人类活动的评估系统。评估值输入修订的世界土壤亏损方程式中,用来计算土壤退化进程的风险,土壤退化又叫土壤侵蚀。利用榆林和靖边两地区的1987年和1999年的陆地卫星TM传感图像来制作研究区土地使用/覆盖情况的地图,然后用这些地图产生RusLE方程中的人类活动因子。使用ERmapper/Info两个软件来管理和处理主要数据,及处理卫星图像和表格数据源。根据统计分析,3985.9km^2(33.12%)的土地面积有轻微到中度的土壤侵蚀,2941.4km^2(24.44%)的土地面积有高的土壤侵蚀,总土地面积中3522.1km^2(29.27%)正面临着很高的土壤侵蚀风险,总体上来说,研究区处于高的土壤水蚀风险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