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留地膜对农作物及土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菇渣对设施盆栽草莓土壤理化性状、根际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草莓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菇渣提高了盆栽草莓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和pH值,显著提高了草莓苗期、开花期和盛果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施用菇渣显著提高了草莓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改善了草莓品质和风味。综合来看,设施盆栽草莓以施菇渣+无机肥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梨AFLP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遗传图谱是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基因图位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的基础,而目前国内在梨树上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试验以早美酥×八月红的杂交F1 92株实生苗为作图群体,采用了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16对Mse I/EcoR I引物组合,对分离群体进行AFLP多态性检测,共获得208条多态性带,其中偏离孟德尔遗传的比率29.8%(P<0.01).应用Joinmap 3.0软件且结合"双假测交"策略,对208个AFLP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包含145个AFLP标记,分属20个连锁群的梨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每个连锁群包含4~20个标记,平均为9.06个标记,图谱总长度覆盖梨基因组618.7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6.58 cM.此图谱为梨树基因定位、比较基因组学和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种有效的葡萄叶片总R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的提取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基础,植物RNA的提取比较困难.实验以新鲜的葡萄叶片为材料,采用SDS、CTAB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酚/氯仿的提取,消除了DNA及植物中较多的多糖、多酚等污染,提取到较纯净的总RNA,此方法适合于葡萄叶片总RNA的提取,试剂简单经济,实验结果稳定,重现性强.  相似文献   
5.
仙客来主要病害诊断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客来株形别致,花色鲜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花卉。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也日趋严重,极大挫伤了广大花农的积极性。文中就仙客来的主要病症、发病机理和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对仙客来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郑州地区梨品种资源,2013年从河北引进‘玉露香梨’品种,定植后第3年进入结果期,667 m^2产量520 kg。该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重265.7 g。底色绿黄色,见光面易形成红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以上,肉质酥脆多汁。8月下旬成熟,挂树期长。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在郑州区域推广种植初果期应注意僵芽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黑龙江省农田土壤中废旧地膜对农作物生育期、产量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提出了防治废旧地膜对农业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温室草莓为试材,通过施用菇渣底肥,对土壤微生物、草莓品质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入菇渣能明显改善草莓品质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并且提高了草莓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丰富梨分子遗传图谱的SSR标记,以鸭梨、京白梨及鸭梨×京白梨的实生后代为试材,对影响梨SSR技术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用量、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以及每对引物的退火温度进行了探索,确立了适宜梨的SSR反应体系,即在20 μL反应体系中, 模板DNA用量为30 ng,Mg2+、dNTP和引物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2 mmol/L、0.15 mmol/L、0.8 μmol/L.Taq DNA聚合酶的最适用量是1.0 U.最后利用该反应体系筛选出了19个适宜梨遗传分析的SSR引物,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为49~55℃,通过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表明该反应体系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清晰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葡萄果实因缺钙造成的软果现象,研究钙肥袋控缓释施肥方法对葡萄钙吸收的影响。【方法】以6 a(年)生连续2 a发生软果现象的自根砧‘夏黑’葡萄为试材,设钙肥一次撒施、钙肥二次撒施、钙肥袋控缓释、不施钙肥4个处理,施肥后定期采集土壤样品,测量土壤中总钙和交换性钙含量。分别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对葡萄植株进行破坏性取样,将植株进行解析,测量不同器官钙浓度和含量。【结果】软果葡萄土壤中施用钙肥后提高了土壤中总钙和交换性钙浓度,钙肥撒施处理随时间推移土壤总钙和交换性钙浓度降低。钙肥袋控缓释处理土壤总钙和交换性钙浓度变化小,保持土壤总钙和交换性钙浓度在一个稳定范围内。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果穗器官生物量显著高于不施钙肥处理,多年生器官生物量不同施肥处理影响差异不显著。葡萄各器官中根系钙浓度最高,其次为叶片,果实最低。果实钙浓度随生长发育逐渐降低,其他器官随生长发育钙浓度变化小。叶片内钙浓度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幼果期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穗内钙浓度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系是葡萄最主要的含钙器官,其次是叶片。根系钙含量采样期内变化小,叶片内钙含量随生长发育进行逐渐提高,幼果期到膨大期提高最多,增加量是果实成熟期总量50%以上。果穗内钙含量随生长发育进程逐渐提高,幼果期到膨大期提高最多,增加量是果实成熟期总量50%以上。叶片和果穗内钙含量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钙肥袋控缓释处理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506.84 mg·cm-2和20.2%,显著高于不施钙肥处理。【结论】钙肥袋控缓释起到良好的钙缓释效果,葡萄生长季土壤中钙供应稳定、持久。钙肥袋控缓释有利于葡萄结果,提高了葡萄各器官钙浓度和钙含量,提高了果实后期钙吸收量,提高了葡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