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选择45周龄体重接近的健康本地鸡441只,随机分为7组,在山西省太谷县生态养鸡场进行2(补饲量)×3(密度)两因子放养试验,研究林下种植苜蓿不同放养密度与补饲量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补饲量设自由采食量50%、70%两个处理,密度为每667m2 100只、250只、400只3个处理,以笼养全程自由采食为对照,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个小区用于轮牧,小区面积为62 m2;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补饲量和放养密度互作对平均产蛋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蛋重和料蛋比影响不显著(P0.05)。笼养+自由采食组(CK)与补饲量70%、100只·667m-2组蛋重、平均产蛋率及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产蛋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蛋重显著高于补饲量50%、100只·667m-2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补饲量50%组(P0.05)。补饲量和放养密度互作对蛋黄重、蛋黄胆固醇含量和全蛋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放养密度对全蛋胆固醇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笼养+自由采食组蛋黄重极显著高于补饲量50%、100只·667m-2组(P0.01),蛋黄胆固醇含量和全蛋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100只·667m-2组(P0.05)。补饲量70%下,100只·667m-2放养密度对牧草的破坏性小于其他放养密度。结合产蛋性能、蛋黄胆固醇含量以及草地保护,以70%补饲量+100只·667m-2组养殖模式较好,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植物叶片养分重吸收是植物适应生境胁迫的重要机制。本试验以高寒矿区渣山阳坡、山顶平地和阴坡上播种的恢复植物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和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生长旺盛期的成熟叶片及凋亡期的衰落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坡向,不同时期的叶片氮磷含量,研究坡向对恢复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阳坡、平地到阴坡,恢复植物成熟叶片养分含量以及养分重吸收效率逐渐降低;阳坡上老芒麦,平地上冷地早熟禾以及阴坡上小花碱茅的衰落叶片氮含量较低而氮素重吸收效率较高;恢复植物氮素重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磷素重吸收效率,且此效应在阴坡上显著高于阳坡和平地。在高寒矿区渣山恢复中,应依据坡向差异选择养分重吸收效率较高的恢复物种,如阳坡上适宜播种老芒麦和冷地早熟禾,平地上适宜播种冷地早熟禾,阴坡上适宜播种小花碱茅,有助于提升渣山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认证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力的竞争性人才是当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所面临的亟须解决的棘手问题.文章以景德镇陶瓷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和总结了经过三年实践形成的具有陶瓷特色的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能力的"顶层设计—中层实施—基层创新"模式,希望能为行业特色高校国际化视野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县境内围封8 a的荒漠草原(DR)、高山草原(AST)、草甸草原(MS)、沼泽草甸(SM)、高寒草甸(AM)和高寒灌丛(ASH)为对象,研究6种类型草地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牧草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在AM和MS中显著高于ASH、AST、SM和DR。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在AM中最高,在MS中最低,而不可食牧草地上生物量在各类草地中为AM>SM>DR>ASH>AST>MS;牧草中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在ASH中最高,在DR中最低,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变化正好相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M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ADFD)在SM和ASH中最高,而在AST和DR等低海拔的草地中最低;牧草中CP、EE、DMD、NDFD和ADFD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而牧草中的NDF、ADF含量和粗蛋白消化率(CPD)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牧草饲用价值作为评价牧草营养品质的综合性指数,在不同草地间的变化规律与CP和EE等指标基本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