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辽宁省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辽宁省主要从加强领导、规范管理、示范推动、科技先导、强化管护等5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条件下辽宁省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水土流失规律 ,必须首先研究降雨的侵蚀能力。而雨滴动能公式有多种 ,如何采用 ?不同气候区率定的公式是否存在系统偏差 ?为此 ,采用辽宁省水保所、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及美国率定的雨滴动能公式 ,依辽北、辽西雨量观测资料 ,进行了降雨侵蚀指数数理统计分析 ,首先确定侵蚀降雨标准、单次降雨侵蚀指数 ,列出雨滴动能求算式 ,研讨降雨侵蚀指数分布函数及总体分布函数的拟合检验。结果证明 ,降雨侵蚀指数服从以 (μ ,σ)为参数的对数正态分布。差异显著性检验认为 3个公式在辽西、北地区各系列值之间不存在系统偏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尽管 3个公式来源于不同地域、气候条件 ,应用于半干旱、半湿润的地区 ,但求得降雨侵蚀指数却有一致性 ,说明各公式的代换应用完全可行。在未开展雨滴观测的各气候区可直接从3个公式中任选其一。  相似文献   
3.
辽西易旱区坡面径流资源调控及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西易旱区坡面径流资源调控及高效利用研究 ,提出 3种坡面径流集蓄调控模式 ,并以提高雨水径流利用率 ,发展高效农业为目的 ,进行了集雨灌溉旱地玉米和发展山地大棚示范研究。结果表明 ,在春播期耕层土壤含水量为 10 .2 5 %的条件下 ,覆膜玉米每穴加水 0 .2 5L ,即可达到 80 %以上的出苗率 ,6 0m3 水窖集水可解决5 .33hm2 旱地玉米抗旱春播。生育期补灌以孕穗期效果最佳 ,增产 2 2 .1% ,补灌量以 30mm为宜。集雨灌溉发展山地大棚在配以渗灌技术的条件下 ,较传统畦灌节水 5 3.4 % ,单位水产值达 95 .92元 /m3 ,是干旱地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发展高效农业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坡耕地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宁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4.59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2%,年土壤流失量达1.5亿t。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有5 000万t。深入分析坡耕地成因、危害,阐述坡耕地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全面加强坡耕地综合整治,对于加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东电”一案谈如何查处大案要案宋国献(辽宁省水土保持办公室沈阳11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与实施后,多数部门都能够自觉遵守并认真执行,但也有个别单位,特别是行政级别比较高的一些单位还不够积极主动,甚至还存有模糊认识,给水土保持执法...  相似文献   
6.
大凌河流域国家重点治理区治理通报与工作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凌河流域1993年列入国家重点治理项目以来,项目区取得显著三大效益。具体经验是: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根本;精心调研搞规划,技术推广抓示范;加大“四荒”管理,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加大生态修复的力度加快荒山绿化速度;注重科研,提高科技水平。现存问题是:“两工”的取消,水保工作面临的挑战;“四荒”归口管理未理顺,工作难以深化;资金整合尚待规范。鉴于现实治理任务还很艰巨,建议将大凌河水土流失治理继续列入国家计划;鉴于国家项目投入标准不一,建议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鉴于国务院先后发了两个文件,对“四荒”的归口管理部门规定不一致,应理顺“四荒”管理,规范其管理程序;鉴于现存边治理边破坏的现实,建议国家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对水保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试论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1世纪初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国民经济向资源密集型、工业密集型发展转化的时期。随着国民经济转型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水土流失也将越来越严重。搞好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尤为重要。城市建设必须接受《水土保持法》的制约 ;应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必须维护河流水系形态的平衡 ;城市建设应与城郊防护林体系及城市绿地紧密结合 ;田园城市模式应成为新建城区的主体 ;城市建设要保护好黑土地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采用统计学理论、方法与正交试验相结合 ,并利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煤矸石、石灰石矿、黏土矿、铁矿 4种矿渣侵蚀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相应的侵蚀预测模型。这些模型精度高 ,通用性强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可广泛用于矿业水土流失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酰胺增强砂土保水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聚丙烯酰胺可以加速土壤水分入渗,减少渗出量,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从而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6kg土壤施用0.2~0.5g聚丙烯酰胺,土壤水分入渗时间为对照的2.1%~6.1%,土壤水分渗出量为对照的3.2%~48.5%,土壤含水率比对照高2个百分点以上,并可以降低土壤密度,形成良好的疏松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