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区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的风电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当地生态环境景观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山区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从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创新意见,以期为今后山区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基于Landsat TM影像,运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延河流域2000年和2010年的植被覆盖度,结合DEM数据提取的高程,坡度、坡向地形数据,分析了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延河流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29.18%增加到2010年的52.42%,呈上升趋势。(2)2000年植被覆盖度随高程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2010年植被覆盖度随高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0年和2010年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升高,大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35°范围内最高。2000年和2010年植被覆盖度总体表现为阴坡(北、东北)半阳坡(东南、西)=半阴坡(东、西北)阳坡(南、西南)平地,其中阴坡的植被覆盖度最高,平地的植被覆盖度最低。(3)在高程1 000~1 500m,坡度在25°~45°范围内,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值最大。  相似文献   
3.
以价溪小流域为例,深入探讨饮用水源地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重点阐述项目区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并对项目实施后的效益按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项目实施后可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量3.65万t,增加涵蓄水量103.03万m^3,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减少洪涝、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促进美丽乡村建设;3)项目实施后可增加经济收益26.52万元。工程的成功实施,可为相似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监测作为水土保持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等决策的基础。本文以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为出发点,分析了传统监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新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流生态问题也愈发突显,河流的生态治理和恢复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为研究欧盟面向小型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效果,选取了北京市怀九河的生态修复河段,从2010—2014年进行了为期5a的动态监测研究。监测内容包括河流水文地貌形态、河流水质和物种多样性,其中河流水文地貌形态调查采用实地观测法每年1次,河流水质调查选取12个监测断面每年7月进行,物种多样性采用样方法、电捕法、浮游生物网法等每年7月一次。研究结果显示:河段施工完成后,河流水文地貌形态有逐年变好的趋势,说明河段的小型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对河流水文地貌形态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从河水浊度、氨氮含量和化学需氧量三个方面分析得出河流水质5a内持续改善;5a内物种多样性持续上涨,说明小型水体生态修复工程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数据显示2013—2014年各项研究数据变化不显著,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小型水体生态修复措施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效果在完工后的5a左右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生产建设项目表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土是重要的土地资源,是土地恢复的基础。分析了表土的概念、表土剥离现状,总结了表土剥离的方法和保护措施。针对表土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对表土剥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足、表土剥离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立法、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区域表土信息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蚀区建设项目土壤流失特点及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流失量的监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近年来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水蚀区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时空分布不均衡、类型复杂、方式多样、突发性高、危害性大等特点,讨论了水蚀区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监测技术规程中常用方法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探讨了几种较为实用的监测方法。为今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监测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