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前,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甜菜生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甜菜丛根病症状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甜菜丛根病4种类型的标样进行了病毒提纯,利用电子显微镜检查提纯的病毒形态,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病根中有无多粘菌(Polymyxa beta)和线虫,结合用鉴别寄主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认为坏死黄脉型,黄化型和黄色焦枯型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引起,病毒粒体杆状,直径18nm,有80,110,260和400nm 4种长度;黑色焦枯型病根中提纯出一种直径30nm的球状病毒,初步鉴定为番茄黑环病毒的一个株系。  相似文献   
3.
1982~1983年,作者等对从新疆哈密瓜上分离出的两种病毒西瓜花叶病毒2号(简称 WMV-2)和黄瓜花叶病毒(简称 CMV)进行了提纯,制备了抗血清。用部份提纯的 CMV 注射兔子,获得了1/512效价的抗血清。用制备的抗血清与 CMV-3(黄瓜株系)和 CMV-4(豇豆株系)进行了琼质双扩散,发现新疆哈密瓜上的 CMV 与 CMV-3和 CMV-4有一定差异,但与 CMV-3有一定相关。WMV-2提纯比较困难,因为在提纯过程中病毒极易聚集。用 PEG 沉淀法病毒重新悬浮困难,丢失较多,最后采用差速离心。在超速离心时加20%蔗糖垫。在两次差速离心后再经一次20~50%蔗糖梯度离心。得到了较好的提纯效果,制备了1/64效价的抗血清。用作者等制备的 WMV-2抗血清与美国、丹麦和日本的 WMV 抗血清进行了比较试验,证实新疆的 WMV-2与美国和丹麦的 WMV-2有相同的抗原性。用作者等制备的 WMV-2抗血清与哈密瓜病株的蔓、叶、花、果及种子进行血清反应,发现病株的蔓、叶、花、果各部均有大量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4.
姬菇是侧耳属中的一种小形的蕈菌 ,含有蛋白质、糖分、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 ,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 8种氨基酸。由于姬菇有较好的商品性状 ,在侧耳属中价格最高 ,经济效益较显著 ,引起栽培者的兴趣 ,近年来栽培量有增长的趋势 ,但一些栽培者在栽培时有很大的盲目性 ,特别是一些栽培量较小的菇农 ,有的因品种选择不当 ,造成产量很低 ;有的因配方不合理而造成减产。我们着重做了品种的筛选试验和配方的比较试验 ,以确定优良品种和较合理的配方 ,以惠广大菇农。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筛选 筛选试验共做了二批次。参试菌株 10个 ,…  相似文献   
5.
芝麻坏死花叶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武昌芝麻坏死花叶病株得到1个病毒分离物,根据该分离物生物学特性、粒体形状、血清学性质、外壳蛋白分子量和核酸组分、大小,明确为自然侵染芝麻的一种新病毒,定名为芝麻坏死花叶病毒(Sesame necrotic mosaic virus,SNMV)。在人工接种7科38种植物中,SNMV侵染6科23种;体外稳定性状:稀释限点10-4~10-5,致死温度80~85℃,体外存活期限40d;病毒可通过土壤和接触传播。SNMV病毒粒体球状,表面有粒状突起,直径约32nm。制备病毒抗血清用琼脂双扩散方法测定效价为1:128。SNMV和红三叶草坏死花叶病毒(RCNMV)、甜三叶草坏死花叶病毒(SCN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花生矮化病毒(PSV)抗血清没有反应。病毒外壳蛋白亚基分子量为38 100道尔顿;核酸1个组分,大小约4700nt,另含RNA片段,大小约600nt,可能为卫星RNA。依据上述病毒特性,SNMV可能归属于番茄丛矮病毒科(Tombusviridae)。  相似文献   
6.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收集、保藏了63属125种近2000株食、药用真菌菌株。已公开发表的有1141株,主要属于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采用-86℃深度低温、冷冻干燥和液氮超低温保藏等方法进行保藏。近年来保藏设备有了更新。保藏方法正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子囊菌亚门的可食用真菌数量不多,该中心仅保藏了4属23株真菌,大多是有经济价值的药用真菌。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地区甜菜黑色焦枯病调查研究初报孙晓陆,崔星明,王建梅,程海军(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石河子农学院)近年来,新疆石河子农学院在新疆调查甜菜丛根病发生、危害的同时,又发现了一种由球状病毒引起的黑色焦枯型病株。1991年日本有关专家来我国考察,认为黑...  相似文献   
8.
新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甜菜丛根病株上分离到一种杆状病毒,可侵染甜菜、菠菜、苋色藜、昆诺阿藜和番杏,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抗血清有反应,稀释终点为10~(-3)—10~(-4),致死温度60—65℃10分钟,体外保毒期约5—6天。粒体有4个主要的长度:80、110、260和400nm左右,宽约18nm。据此,认为该病毒与国外报道的BNYVV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1983年9月,从新疆石河子豇豆病毒病植株上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物Cp-1。汁液摩擦接种试验的结果证明,它可以侵染3种豆科植物和2种藜科植物。在豇豆上引起系统花叶,叶片皱缩下卷,并有疱疹等症状;在绿豆上表现为局部棕褐色环纹;在苋色藜、昆诺阿藜上引起局部病斑。体外抗性测定,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保毒期3—4天。Cp-1易汁液摩擦接种,桃蚜、棉黑蚜均可传毒,可通过种子传毒,种传率为10.6%。病毒粒体线条状,大小为12—15×700—750毫微米。病株叶片细胞内有风轮状及环状内含体。该分离物与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BMV)的抗血清形成明显的沉淀线。根据以上性状,分离物Cp-1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的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在新疆各地采取21个标样,经血清学和寄主范围测定,有13个标样属该病毒,约占62%。说明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在新疆种植的豇豆上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收集、保藏了63属125种近2000株食、药用真菌菌株.已公开发表的有1141株,主要属于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采用-86℃深度低温、冷冻干燥和液氮超低温保藏等方法进行保藏.近年来保藏设备有了更新.保藏方法正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子囊菌亚门的可食用真菌数量不多,该中心仅保藏了4属13种23株真菌,大多是有经济价值的药用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