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连续种植作物后对土壤中各稀土元素消耗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在不施稀土的情况下,种植作物10年后对不同土层内各稀土元素B1、B2态及总量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连续种植作物后,在作物根系密度较大的20~60cm土层内,相对于下层的土体(80~100cm)来讲,各稀土元素B1态的含量均大幅度降低;B2态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土壤中活性Fe、Mn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各层次之间稀土总量的差异不大。研究还表明,生物有效性较高的B1态稀土元素的含量仅占稀土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下,各类学校推迟返校时间,实施线上教学。该文以《植物生产环境》课程为例,探讨利用学习通APP,从课程概况、教学实施、课程评价和教学体会等方面开展的线上教学。  相似文献   
3.
4.
5.
为鉴定和保存不结球白菜品种资源,利用基因组 DNA 的 SRAP、RAPD 和 SSR-PCR 技术,筛选具有稳定多态性位点的引物,对新培育的耐热1号和苏州地区11个不结球白菜耐热主栽品种构建品种DNA 指纹,并转化为数字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筛选出22个 SRAP 引物、16个 RAPD 引物和32个 SSR 引物,通过 PCR 扩增在12个白菜品种中获得了143个多态性位点标记,12个栽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小,相似系数范围为0.55~0.76。利用筛选出的3对 SRAP 引物组合成功绘制出不结球白菜主栽品种鉴定图,能将供试品种完全区分开。  相似文献   
6.
植物类胡萝卜素裂解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胡萝卜素是重要的四萜类脂溶性抗氧化剂,普遍存在于整个生物界。植物中类胡萝卜素通过其氧化酶催化裂解形成的脱辅基类胡萝卜素及其衍生物在影响农作物风味,调控植株形态建成,参与脱落酸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CCOs基因家族编码的酶可以特异性的剪切类胡萝卜素的共轭双键形成不同类型的脱辅基类胡萝卜素产物。因此,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CCOs酶及其裂解产物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从CCOs家族的数量与分布,酶结构及其生物功能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CCOs家族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松花菜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是实现松花菜优质高产的关键。该文针对苏州地区露地秋茬松花菜的生产环境,从品种选择、培养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松花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为松花菜的种植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周转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庞欣  张福锁  王敬国 《核农学报》2001,15(2):106-110
用15N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植物对根际及非根际微生物量氮周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植物对微生物量氮周转率的影响不同。栽种豆科植物三叶草由于其根系分泌物中的含氮有机物含量较高 ,所以土壤中微生物量氮的周转率快于栽种黑麦草。两种植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量氮的周转率都快于非根际土壤 ,与土壤蛋白酶活性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随机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剂量的稀土微肥后,对土壤中B1、B2和残渣态稀土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是否改变小麦籽粒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即便是目前稀土施用量的100倍也不会提高土壤中生物有效性较高的B1、B2态稀土的含量。但对表层土壤中残渣态稀土的含量有一定的增加作用。试验未检测到各处理对小麦籽粒中稀土的含量有显著性地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缺磷胁迫对黄瓜体内磷运输及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研究用营养液培养法定量地测定并计算了在正常供磷及缺磷后不同时间黄瓜植株体内磷的分布及再运输。缺磷处理5天后,新生叶和根系中的吸磷量明显增加,分别占植株总吸磷量的36.1%和13.5%,而相应的正常供磷植株的新生叶和根系中的吸磷量仅分别占植株总吸磷量的22.4%和6.34%,而且缺磷植株根系的生长显著快于供磷的植株。缺磷胁迫10天后,植株地上部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老叶中的磷通过韧皮部运向新生叶以保证新生器官的生长,使新生叶中磷的浓度比老叶中高47%,但缺磷植株根系中磷的累积量下降不多。本研究还定量证明了即使在正常供磷条件下,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也有大量的磷由老叶运向新叶。不论缺磷与否,植株新生叶和根中磷的浓度都保持最高,但缺磷和供磷植物体中磷的分配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