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1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201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在冬闲(F)和冬种绿肥(G)2种模式下,探究不同施氮量(N0:不施氮;N50:减氮50%;N100:常规氮;N150:增施氮50%)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特征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南方稻区绿肥利用和氮肥施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冬闲模式相比,冬种绿肥模式提高4种不同氮水平下的早晚稻产量,其中早、晚稻稻谷产量平均增产8.0%,5.7%。2种模式下的早稻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晚稻则呈现上升的趋势。冬种绿肥模式同样提高植株地上部氮(N)、磷(P)和钾(K)素积累量和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这2种模式的早晚稻养分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大多呈下降趋势,高量氮肥处理(N150)降低早稻地上部K素的积累量。早晚稻稻谷产量与水稻N、P和K素积累量存在显著正相关,2种模式下的高氮处理(N150)K素吸收的降低与其早稻产量下降相关联。结合稻谷产量与施氮量拟合分析、养分吸收利用等多方面效应,综合考量,冬闲模式下,早稻季氮肥适宜施用范围为150.0~170.3 kg/hm2,冬种绿肥模式下,早稻季氮肥适宜施用范围为75...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锌肥和石灰对双季稻生理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南方典型双季稻种植区进行2 a试验,综合评价在有机肥、无机肥配施(30%有机肥+70%无机肥)条件下施用锌肥和石灰对双季稻生理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水稻产量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T1(30%有机肥+70%无机肥)、T2(锌肥+30%有机肥+70%无机肥)、T3(石灰+30%有机肥+70%无机肥)、T4(锌肥+石灰+30%有机肥+70%无机肥)4种施肥模式,另外设置T5(不施氮肥只施磷肥和钾肥),用于计算氮肥利用率,测定LAI、剑叶SPAD值、植株氮积累量、产量,计算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水稻剑叶的SPAD值和孕穗期LAI,有利于各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和孕穗—完熟期的氮素积累,还可提高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连年施用石灰则会降低LAI、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2017年早、晚稻以T4处理的产量最高;2018年早、晚稻以T2处理的产量最高。综合考虑水稻产量、LAI、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率,各处理中以T2处理(锌肥+30%有机肥+70%无机肥)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