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岑溪软枝油茶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I)具明显多型现象。表现在幼芽、上胚轴、主根、幼叶、幼茎等POI酶谱带均有明显差别。除幼叶外,其余器官POI酶谱均呈“三组式”排列,近负极的第Ⅰ组酶带均稳定为两条,差别出现在第Ⅱ、Ⅲ组内。同一器官的近基端POI酶带数明显多于近顶端,差别只在近正极的第Ⅲ组内。这就说明POI的组织多型现象除与不同器官和组织特异性有关外,与器官和组织老化亦有密切关系,似与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15PPm6—苄基腺嘌呤(6-BA)对POI无多大影响;增至25和50PPm时均使第Ⅲ组酶带消失,由原有“三组式”变为“二组式”,所有酶带前移。l00PPm6-BA几使POI酶带全部消失。15和50PPma-萘乙酸(a-NAA)对POI酶谱影响不大,100和200PPma-NAA均使第Ⅲ组酶带数减少。组织经机械损伤后,POI酶带增多,其变化亦在第Ⅲ组酶带内。认为第Ⅱ组酶带的出现和增强与软枝油茶细胞老化有密切关系。对POI的多型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垂直式可升降的柱型与板型两用电泳器及辅助装置。电泳器由可活动的上槽和下槽组成。上槽板底有孔,可装置柱型凝胶,两侧可装置平板凝胶。辅助装置有供灌胶时保持玻柱和板框垂直的支架,为加速成层胶聚合所需强光的萤光灯架及谱带观察装置等。  相似文献   
3.
用小果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 var.micro-carpa Mo et Huang)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进行组型研究,确认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30。用臂比、相对长度来识别同源染色体对。测量结果表明,小果金花茶有10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m—型),4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型),1对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型),在第14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大随体。此组型与国内外发表的红山茶组某些种的组型相似,唯有随体与次缢痕等情况不同。表明金花茶组与红山茶组之间的杂交是可能获得成功的。金花茶的育种方向应以集红山茶组的其他优点及金花茶的花色为目标,把组间杂交与细胞学研究相结合,以加速金花茶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平果金花茶(Camellia pingguoensis),弄岗金花茶(C., longganensis).夏石金花茶(C. xiashiensis)、小花金花茶(C. micrantha).倒卵叶金花茶(C.limonia f.obovata)和小金花茶(C.microcarpa)的花粉染色体。这六种的花粉染色体数目均为n=15。首次报道了平果金花茶花粉核型,按Levan等所定的分类系统,其核型公式为K(n)=11m+3sm+1st。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与显脉金花茶C.cuphlcbia的染色体数目与形态。两种金花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都是Zn=30。但核型之间有明显差异,而小金花茶C.microcarpa与金花茶的核型则较相近。  相似文献   
6.
用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无菌苗茎段和成年植株正在萌动的嫩茎段为外植体,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0.5—4.0毫克/升+IAA(或IBA)0.5—1.0毫克/升诱导腋芽增殖产生多芽团和无根苗;1/2MS+IBA3.0—4.0毫克/升诱导生根。将无根苗嫁接到油茶芽苗砧上形成完整植株,比试管生根途径简便,成苗率高,是一种快速繁殖金花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