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利用阜新地区2004-2013年29次天气过程中36个时次短时暴雨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天气学和物理量计算等方法,从低空急流的角度对阜新地区短时暴雨的时间分布规律、天气形势、典型环境场特征和预报指标进行研究,并利用2013年8月12日午后发生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对低空急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阜新地区短时暴雨的月变化特征显著,主要发生在6~8月;日变化规律也非常明显,11:00~18:00时出现的几率最大。(2)阜新地区产生短时暴雨的天气系统按照低空急流和500hPa天气形势分为涡旋式急流型、高空槽前急流型、副高西北部急流型、横槽式无急流型等4种类型;(3)低空急流的气流多来自热带洋面上,因此它往往起着输送低空大量的热量、水汽和动量的作用,当它将暖湿空气输送到较干较冷空气的下方时,就形成了不稳定层结,在低空急流左侧上升运动的触发下,易产生对流性降水;(4)选取中低层比湿、露点、涡度、散度、垂直速度、K指数、θse(850-500)、T(850-500)、V(700-850)、V(850-925)等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本地化短时暴雨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阜新地区1977-2009年116个冰雹日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天气学和物理量计算等方法对降雹的时空分布规律、冰雹天气形势、冰雹短期潜势和短时预报模式进行研究,并对预报模型进行了试报验证.结果表明,(1)阜新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日变化特征明显,大部分发生在正午至傍晚(12:00-19:00),主要集中在14:00-17:00;其月变化特征显著,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6月最多,7月次之;阜新的西北部和东北部是冰雹发生最多地区,中部为冰雹发生较多地区,西南部和东南部较少.(2) 500hPa天气形势分析表明,阜新地区冰雹天气形势可归类为高空冷涡型、高空冷槽型、横槽型和西北气流型4个类型.(3)选取对冰雹天气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θse(850-500)、850hPa比湿、T850-500、U700-850、K指数5个预报因子,建立了阜新市夏季冰雹短期潜势和短时预报模式,并应用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2011年8月两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试报,试报结果准确.冰雹潜势预报和短时预报模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冰雹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粮糖兼用型甜高粱,是世界上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用途,高效益经济作物。这种高粱生物学产量极高,适应性强。因此,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产物,是增加甜高梁干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丹梅  张旭  赵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87-17589
选取1977~2009年阜新市2个站气象资料和阜新市年鉴等资料,对阜新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日数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中,丘陵、风沙地最多,缓丘、低山地次之,平原、洼地最少。冰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出现在4~11月,5~9月为冰雹多发期,6月最多。降雹时间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大都发生在正午到傍晚这段时间。产生冰雹的高空天气系统有6种,分别为高空冷涡型、高空冷槽型、冷涡后部横槽型、涡前低槽型、高空西北气流型和副高后部切变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