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2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生单子叶植物具有特殊的地下芽、地面芽和地下器官,其越冬休眠特性明显有别于双子叶植物。汇总了环境、激素、碳水化合物调控多年生单子叶植物越冬休眠的机制,比较了多年生单、双子叶植物越冬休眠调控机制及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现状,对未来多年生单子叶植物越冬休眠调控机制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南小新’是从芍药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株高约60cm,花茎绿色,枝条硬挺。绣球型,花瓣白色,花径约12 cm,结实性差。4月中下旬盛花,单花花期8~12 d。抗逆性强,尤耐湿热,适宜在芍药主产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苏北、皖北等地区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为城乡园林植物造景注入新鲜元素,并彰显地域特色,选择江苏云台山的天然或半天然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群落、赤松(Pinusdensiflora)群落和盐肤木(Rhus chinensis)群落,以植物造景和园林应用前景为立足点进行线路和样方调查,结合群落学相关理论,分析了3类植物群落的物种构成、重要值、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以及部分种的观赏特征和特殊功能,总结各群落的景观特色和配置模式.最终提炼出9种以野生植物为素材的群落配置模式,它们多具备较好的观赏价值或生态效益,适用于高速公路、加油站、滨水绿地和校园等处,构建秋色叶、岩石园或疏林草地等植物群落景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的田间观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花部结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小花鸢尾通常于5月初至6月初开花,群体花期约35 d;盛花期约12 d,集中在5月8日至5月20日;单株花期3~6 d,单花期3 d。花两性,雌雄蕊同熟。花药紧贴花柱外侧,低于柱头约3 mm。杂交指数(OCI)为4,花粉胚珠比(P/O)为552,结合去雄、人工套袋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小花鸢尾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试验证实小花鸢尾的人工授粉坐果率高于自然传粉,其自然授粉有性繁殖系统受到花器官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夏日活力’是以中国原生种玉蝉花(Iris ensata Thunb.)为母本,花菖蒲(Iris ensata var. hortensis)‘Renkyu-shiro’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花菖蒲新品种。株高65.8cm左右,旗瓣浅蓝紫色(RHS91D),边缘及顶端为蓝紫色(N87B),垂瓣蓝紫色(N87A);花脉深蓝紫色(90B),有浅蓝紫色(91C)斑点;花柱裂片白色(N155D),边缘及顶端为蓝紫色(N87D)。杭州地区花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单株花期可持续7~10 d。花色新颖、花大、抗逆性强,可在华北至长江流域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江南月明’是从芍药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株高约80cm,花茎绿色,枝条硬挺。菊花型,花瓣白色,个别花瓣有粉色条纹。花径约18 cm,可结实。4月上中旬盛花,单花花期8~12 d。抗逆性强,尤耐湿热。  相似文献   
7.
以从荷兰引进的8个盆栽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中国传统盆栽品种‘大富贵’为参照材料,对9个芍药品种在杭州盆栽2年的株高、分株数、开花数、成活率等数量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分析,结合绿叶期、茎秆直立性和花型等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芍药品种连续2年多在杭州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盆栽的成活率为100%;‘Kiev’、‘Dublin’、‘Oslo’和‘Athens’的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成花率高、绿叶期长、生长健壮,可作为江南地区盆栽芍药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以6个不同花色的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鉴定与测定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其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耐寒性,并测定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期6个品种寒害指数范围为1.20 ~ 3.65,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为﹣13.81 ~﹣5.73 ℃。耐寒性强的品种为‘Cherry Falls’和‘Bedtime Story’,其次为‘Brown Lasso’和‘Black Swan’,耐寒性弱的为‘China Dragon’和‘Caligula’。在自然降温过程中,6个德国鸢尾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均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下降幅度为1.46 ~ 6.51℃不等,并且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香菇栽培历史悠久,已有800多年历史,起源于浙江省龙泉、庆元、景宁3县.香菇是世界第二大、我国第一大食用菌,我国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发展经历了 3个阶段:原木砍花法、段木接种和代料栽培法,现在的熟料栽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道真自治县种植香菇从零基础起步,属于"无中生有"的新兴产业,2015年从福建引进第...  相似文献   
10.
云台山野生乔灌木资源园林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野生观赏植物的利用前景良莠不齐,利用综合评价,可使园林开发利用的目的更明确,重点突出,避免无序、任意的选择.选取连云港云台山的80种野生乔木和灌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括适应能力、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的3个评价准则层和13个评价因子的评价体系.对其园林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综合评价,特别关注树种的生态和美化效用,并获得评价值的排序结果;白木乌桕Sapium japonicum,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和大叶胡颓子Elaeagnus macrophylla等25种乔灌木为第1等级资源,多具备各类抗性和较高观赏价值,且多含当地珍稀濒危植物和具备较高科研价值及文化意义的名木古树;社梨Pyrus betulaefolia,茶条槭Acer ginnala和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等25种乔灌木,以及尾叶樱桃Prunus dielsiana,糠椴Tilia mandshurica和楤木Aralia chinensis等30种乔灌木,分别为第2和第3等级资源.通过综合评价.可为云台山及气候型相近地区的野生观赏乔灌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