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堆沤肥是中国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的最主要方式。为探究不同堆沤肥方式对温室气体和氨气排放规律和温室效应,在北京市密云区开展了为期71d的堆沤肥试验,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分析了静态堆沤 (T1)、堆沤+翻抛 (T2)、堆沤+覆膜 (T3)、翻抛+覆膜 (T4)等4种方式对堆沤肥过程中腐熟度、温室气体和氨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达到131.33%、134.49%、108.76%和136.24%,均满足堆肥产品的腐熟度要求(≥70%)。翻抛有利于CO2、N2O和NH3的排放,而覆膜抑制了N2O的生成,T2处理的增温潜势最高,T3处理的增温潜势最低,较对照组T1处理减排20.14%。因此,T3处理在能够保证堆肥产品的腐熟度要求的前提下,还可有效减少增温潜势。该研究可为中小养殖场户堆沤肥的工艺优化实践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畜禽养殖粪水酸化贮存及氮素减损增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粪水酸化贮存能够有效调控粪水贮存中微生物、环境与氮素间的作用关系,实现粪水氮素的减损增效,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该研究系统综述了粪水酸化贮存中氮素的迁移转化机理,比较评价了常见酸化剂和不同酸化贮存工艺的应用效果,分析了酸化贮存技术对粪水氮素减损增效的影响。梳理总结得到,粪水酸化存储中氮素的迁移转化机制主要包括有机氮矿化、铵态氮固持、无机氮转化的抑制及硝化3个关键环节,可以依靠改变微生物作用和化学平衡状态实现氮素的减损;与其他酸化工艺相比,长期酸化工艺具有酸化效果更加稳定、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等优势;粪水酸化技术能够大幅降低NH3排放,以及部分N2O的排放,进而提高粪肥还田后土壤肥效,但不合理的酸化贮存技术及施用方式也会降低粪水肥效,甚至引起二次污染;未来应重点从氮素迁移转化路径的定量分析、复合酸化剂的开发、粪肥施用效果及风险的评估应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于大豆的种植尤其是高蛋白大豆的生长发育。从国际国内市场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趋势来看,全球大豆蛋白产量呈现出高增长态势,中国的食用大豆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并且在国际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明显高于转基因大豆15% ̄20%。因此应利用吉林省东部地区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对此,政府部门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证,加大种子培育等科研投入及针对豆农适当发放种子补贴以此鼓励和引导农民的种豆积极性。同时以非转基因作为绿色盾牌,提高吉林省高蛋白大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中种868是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以自交系MO17为母本.自选系1062为父本于2000年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2005年经过3年的吉林省试验,于200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抗、稳产、米质好等特点。种植密度:45000-50000株/hm^2。制种方案: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5。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所大豆品种资源系统分类目录中的10份九农号大豆品种为材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性状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性状是开花至成熟日数,其次是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和荚高;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性状依次是株高、出苗至开花日数、荚高和单株粒数.根据上述结果对大豆品质育种提出间接选择的参考依据,将简化选择方法,提高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豆苗期掐尖处理的结果表明:不同复叶期(第1~4复叶期)掐尖处理的植株,其新分枝发生的位置以掐尖原部位产生的为最多,占60%以上;在真原基(真叶基部、掐尖原部位)同时发生新分枝的比例始终在20%左右;发生在子叶基部位置的新分枝只产生于第1复叶期间进行掐尖处理的植株;苗期掐尖处理有利于有效分枝的大量增加,并对预期产量潜力的发挥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大豆苗期第1~4片复叶展开期间相关性状的调查,分析各复叶的叶片生长状况与大豆子叶、真叶脱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苗期第2片三出复叶展开的时间最长,之后有逐渐缩短的趋势,大豆苗期第1~4片复叶展开的时间大约为17~18d。子叶脱落期处于第5片复叶展开期间,而真叶脱落期大约处于第11~12片复叶展开期间。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蓖麻种子蛋白质双向电泳优化体系,本研究以‘2129’品系蓖麻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2-DE技术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酚提取法比TCA/丙酮沉淀法更适宜提取蓖麻种子的总蛋白质;24 cm pH 3-10NL的干胶条比pH 4~7的干胶条更适宜应用在蓖麻种子的2-DE电泳中;对蛋白质样品进行除杂比不除杂得到的蛋白质图谱更加清晰,且横条纹和纵条纹都有所减少;蛋白质上样量为800μg时获得的蛋白质图谱最佳。本研究将为蓖麻种子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粮食作物中脂肪、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种,在人们的食物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力开发利用大豆资源,加快优质高产大豆育种进程,实施大豆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服务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以及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吉林地区大豆科研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